9 月 15 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闲林街道办事处发布情况通报:52 岁女子涂某某不慎接触废弃氢氟酸中毒,送医后经抢救无效身亡。

据澎湃新闻报道,记者探访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涂某某误触氟化氢的事发地,入口处设有余杭交投 " 闲林街道泰闲路二期道路工程 " 的牌子,该工地附近的半山腰上有大片闲置土地,据与涂女士相识的多位友人表示,涂女士是在后山的菜地附近误触了氢氟酸。

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进入该工地一直往上走,有一条石子路,宽度仅能通过一辆汽车,在石子路两边的半山腰处,有多处菜地,被栅栏围起。

事发地点附近

事发地是一片废弃矿山 知情人:她种菜时滑倒在玻璃瓶上

涂女士居住小区的一位保安表示,涂某某是江西人,在杭州租房子住,家里有两个小孩。涂某某常常在附近散步、跳舞,还在小区后面的山地附近开垦了一块菜地。" 听她老公说她种菜时滑了一跤,滑倒在玻璃瓶上面,身上就肿起来,被送到医院。" 该保安说。

小区物业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她看到涂某某儿子在社交平台讲述,其母亲已在这里生活 20 年了。事发地是一片废弃土地,原先是矿山," 那条路我走过,来往的人很多,有干活的人,也有种菜的人,确实是倒霉。"

另据新京报报道,记者联系闲林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氢氟酸的来源仍在调查中。事发地位于闲林街道范围内,是拆迁后废弃的地块,并非私人用地,当地部分居民平时会在此种菜。调查人员还在现场再次挖出 2 瓶氢氟酸。

据华 商报大风新闻,辖区派出所的民警说,现场氢氟酸装在白色塑料瓶中,来源目前还在调查中,初步判断非恶意投放。民警表示,事发地的氢氟酸已在此废弃很长时间,无法很快查出结果,建议散步人群注意脚下,后续会继续加强排查。

氢氟酸到底有多危险?小面积接触也可能致命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 年发表的《氢氟酸烧伤救治研究进展》一文中指出,氢氟酸烧伤是临床上遇到的非常紧急的状况,接触氢氟酸后除了造成皮肤等部位的烧伤外,还会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即便只是小面积氢氟酸烧伤,患者也有可能在数小时内死亡。

" 氢氟酸的危险,在于其中的氟离子能‘追着’钙离子腐蚀,哪怕小面积接触也可能致命。"9 月 16 日,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烧创伤修复重建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省烧伤救治技术指导中心委员、浙大邵逸夫医院烧伤及创面修复主任医师林邦长告诉潮新闻记者,氢氟酸属于危险化学品,虽为无色带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但其氟离子半径小、活性高,可穿透皮肤和软组织直达骨骼,与人体钙离子结合形成氟化钙。

" 这一过程不仅会让局部组织在几分钟内快速腐蚀,并会侵蚀骨骼,还会导致血液中钙离子浓度骤降,血液中低钙可引发肌肉痉挛、心律失常,严重时直接导致心脏骤停。" 林邦长介绍,此外,氢氟酸具有挥发性,吸入气体同样会造成损伤,且其用途广泛——既用于半导体、玻璃加工等工业领域,也可用于玻璃霉斑清洗、蚀刻玻璃等日常场景,这让它存在 " 从工业端流向民间 " 的风险。

网购渠道在售的氢氟酸溶液 网络截图

面对氢氟酸接触," 及时自救 + 尽快送医 " 尤为重要。林邦长强调,现场应优先用流动清水持续冲洗接触部位,减少氢氟酸的残留腐蚀。送医后,医生会监测血钙水平,如果血钙降低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补充血钙。

林邦长进一步解释道,如果创面局限,医生通常会在被腐蚀的部位下方注射葡萄糖酸钙,就像筑起一道 " 防护墙 ",阻断氟离子扩散," 要是已经起了灰白色的水泡,处理完之后,会在外面敷上葡萄糖酸钙,来降低氟离子的浓度。" 整个过程中," 稳住血钙、控制腐蚀 " 是关键。

记者调查:低至 8 元 / 瓶!氢氟酸网购 " 零门槛 ",商家无资质售卖且拒担责

从目前案例和危害来看,这类危险化学品的流通环节本应是严格管控的。但潮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在多个网购平台上,搜索 " 氢氟酸溶液 ""HF 蚀刻液 "" 玻璃清洗氢氟酸 " 等关键词,竟无需任何资质验证,即可直接跳转至数十家在售店铺。

这些店铺在售的氢氟酸,规格覆盖范围广,小到 100 毫升、500 毫升的瓶装,大到 25 公斤的桶装;价格也高低不一,普遍在 45 元左右,部分小规格产品甚至低至 8 元 / 瓶。有的销量较高的店铺显示 "5 年老店 "" 全网热销 1 万 +",评论区有买家询问 " 家用洗瓷砖会不会伤手 ",商家仅回复 " 戴手套就行 ",但对 " 通风防护 "" 剩余试剂处理 "" 禁止个人购买 " 等关键信息却三缄其口。

更令人担忧的是,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了数家店铺时,无一能提供《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资质。进一步查看发现,部分网店公开的经营者营业执照信息显示,其经营范围内明确:" 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 却仍在违规售卖氢氟酸,且这些营业执照的经营期限也已过期。当记者以 " 个人想洗玻璃 " 为由咨询其中客服,对方直接回复 " 可以的,下午发货 ",并未核查记者身份与实际用途。

某网店公开的经营者营业执照信息截图

多家网店的氢氟酸商品详情页显示,该产品适用于玻璃清洗、瓷砖清洗、石头作旧、去除氧化物等,但注意事项仅写道 " 操作过程中全程戴手套,不可与皮肤直接接触,若触碰到皮肤立即用清水清洗 ",却未提及不慎接触氢氟酸的严重后果,以及需在通风、戴安全面罩的情况下使用等详细操作准则。

此外,有网店在商品详情页放置了一份 " 免责条约 ":" 买家拍下即默认了 HF 水溶液的安全使用知识,以及有相关化学使用经验,为了您和您的家人安全请不要胡乱使用,任何情况引起化学事故的,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卖家不承担任何责任!与卖家无关!"

有商家设立免责条约 网店截图

律师说法:暴露利益驱动下的监管失守

" 无资质就能卖、不审核买家身份,这种乱象从本质上暴露了利益驱动下的监管失守。" 上海博和汉商(杭州)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名誉主任邵斌律师告诉潮新闻记者,当前危化品市场乱象,主要是由于不法商家受利益驱使所致,但同时也暴露出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存在缺失。

我国法律明确要求,企业必须依法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或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并按要求依法取得互联网信息服务相关业务经营许可或备案后,方可在本企业网站发布危险化学品销售信息。

" 法律严禁无资质主体销售,也严禁向未取得许可的个人出售,销售方必须严格审核客户资质——但现在网购平台上,这些规定似乎成了‘一纸空文’。" 邵斌说。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化品经营企业向未经许可的主体采购,将被责令改正并处罚 10 万 -20 万元,拒不改正者将被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许可证。针对当前乱象,邵斌建议有关部门可以通过立法层面提高对非法销售危化品的处罚等级,同时也呼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加强危险化学品信息化监管,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值得关注的是,2025 年 9 月 12 日公开征求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已提及 " 对危险化学品实行电子标识和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和监控 ",但立法落地仍需时间。此次杭州女子离世的悲剧,再次敲响警钟:危化品监管不能等、不能拖,唯有将 " 网购零门槛 " 的漏洞堵上,将监管责任压实到每一个环节,才能避免更多无辜生命成为危险化学品失控的牺牲品。

来源:九派新闻、澎湃新闻、新京报、红星新闻、潇湘晨报、华 商报 大风新闻、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