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微信公众号“吉林发布”消息,9月18日,全省围挡治理工作现场会议在长春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出席会议并讲话。

消息称,会上观看了长春市围挡治理工作专题片,吉林省住建厅通报全省围挡治理工作情况,长春市、吉林市、延边州介绍了围挡治理的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效,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围挡管理的意见》。

胡玉亭指出,半年来,各级政府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扎实开展城市围挡治理专项行动,全面排查整治围挡“围而不建”“围大建小”“久围不拆”等问题,长春市率先行动、示范突破,其他市州及时跟进,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省累计治理围挡2164处、释放土地1553万平方米,相当于2175个标准足球场,改建绿地和公园195处、停车场90处、农贸市场和早夜市18处,增加就业岗位6000余个,一批“堵心墙”变为“连心桥”,城市空间有效释放,交通更加通畅、绿地更加开阔、消费更加活跃,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胡玉亭强调,围挡治理是城市精细化管理、高质量发展的综合体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深刻把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内涵,准确领会“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一重大论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动适应形势变化,推动城市工作重心由规模化建设向精细化治理转变,把围挡治理作为重要切入点和有效抓手,在前期良好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标准,以更大的力度“还路于民、还绿于城、还利于商”,推动存量问题及早清零、新增围挡规范管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胡玉亭强调,要驰而不息抓好围挡治理,压茬推进城市围挡治理工作,进一步巩固拓展治理质效。要坚持“能拆则拆、能退则退、能透则透、能用则用”原则,分类落实“拆、退、透、用、留”治理措施,进一步拆围、退距、瘦身、透绿、扩容、惠民。要强化需求导向,坚持“群众急需什么,我们提供什么”,推动拆退空间得到有效盘活利用,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口袋公园、早市夜市、停车位等场所,做好治理“后半篇文章”。要进一步优化机制、完善规则,明确责任主体,回答好“谁来管、怎么管”,实现常态长效、动态管理,防止问题反弹回潮,统筹解决“围挡背后的问题”。要压实责任链条,坚持省市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切实凝聚起城市高质量发展合力。

此前,3月27日,胡玉亭到长春市,就街路围挡治理和“停缓建”项目推进工作进行调研并召开专题会议。

媒体当时报道称,胡玉亭先后来到地铁5号线人民广场站施工现场、亚泰大街沿线和红旗街沿线,实地察看围挡占道、项目施工等情况,现场指出围挡范围划定不科学、侵占人行道绿化带、施工强度不足、垃圾随意堆放等问题,研究拆、退方案。

他强调,工程围挡设置不科学、管理不严格、长期不拆除,侵占公共空间、挡住商铺门脸,既堵百姓的路,又堵百姓的心。有关方面要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切实把“群众小事”作为“心头大事”,用情用心用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快围挡“瘦身”“拆退”“通透”,释放公共空间,激活消费场景,最大力度还路于民、还绿于城。

胡玉亭当时提出,今年“五一”前,长春市主干道、商业区、十字路口等重点部位的围挡,要能拆尽拆、能退尽退,能小则小、能透则透,最大限度减少面积、缩小体积,提高通透度、美观度。“十一”前,全面梳理排查主城区范围内全部围挡,压茬推进拆退整治。年底前,进一步完善围挡规范管理制度,明确提级审核、科学设置、拆建条件等规则,确保常态化运行,杜绝不规范行为。

随后,长春市全面启动施工围挡专项整治行动,着力破解城市道路“围而不建”“超期占道”等民生痛点,推动城市道路“血脉畅通”,确保市民便利出行。

时隔一个月,胡玉亭于4月27日再次到长春市调研督导围挡治理工作。他听取长春市围挡整治进展情况,部署下步工作。

胡玉亭指出,治理施工围挡乱象,是保畅通、提形象、促消费的现实需求,也是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心工程”。长春市围挡治理行动快、措施实,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见到了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