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由世界贸易网点联盟、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分会、集群智库承办、新浪财经、服贸会官网全程直播的2025全球总部经济大会暨中国楼宇经济北京论坛在京举办。大会邀请知名总部企业和资管机构,聚焦全球视野下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探讨“破局与进化”的路径和模式,构建“城市—总部—楼宇”产业共同体,搭建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高端对话合作平台。嘉里建设北区可持续发展负责人双燕应邀作为“ESG赋能实体产业和不动产价值创造”圆桌对话嘉宾出席。

对话实录如下:
我们嘉里建设或者其他的地产也好,做到最后就是一个资管,除了做开发还要考虑后面与租户的共建,也就是所谓的持份者权益,以及和政府的法规政策方面的衔接。从我个人的实践经验出发,最难的是两点,首先是我们要和所有的持份者对齐目标,因为有的时候业主方的初衷,或者照搬ESG——无论是E还是S里面的议题来直接对应,实际上并不是租户或者生态伙伴所需要的,因此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对齐标准,第二步就是把标准进行量化。比如在环境方面,因为我本人从事了十多年的地产开发,我自认为在绿色建筑方面很有经验,但是关于E方面的标准是不是别的租户所需要的?这实际就是我们北京嘉里中心现在在做的事情,除了在楼宇里面做生态价值链搭建,另外也在做一个ESG的Total Solution,就是要完成第一步之后对齐,第二步量化,把我们所有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能做的服务都提供出来,与租户和政府共建楼宇经济。
大家都知道国内真正做ESG就是最近七八年才开始的,在之前十多年的房地产开发建设中,我们更多的应该是为了拿国际绿色认证和ESG评级,而去做一些强制的硬件上的东西,比如说美国的LEED认证,还有WELL认证,以及刚才邓耀华总提到的全球房地产的唯一评级标准GRESB。对于普通的外行人来看房地产公司做这个认证可能只是支付顾问一笔咨询费,再交给国际机构一笔认证费,最后拿到一块牌子,肯能还附带会有一笔政策奖励资金。但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因为绝大部分世界500强和跨国企业的租户指明了选址的时候一定是要这个项目有绿色国际认证和可持续发展的亮点加持的,作为从业者我们可以倒过来思考,为什么租户会看重这些可持续发展基因?就是因为企业做ESG不但可以降本增效,更可以帮助他们在经济周期中抵御风险和提升资产韧性,实际上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契机,就是通过大量的地产项目,我们在做ESG的过程当中会发现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成本项,而是会为企业带来实打实的增值加成。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过往操盘的案例,就是北京CBD核心区的 Z6项目,它在去年4月份拿到了BRE和TUV联合颁发的净零碳卓越级认证,可以说是中国目前为止第一个拿到净零碳最高认证等级的超高层建筑。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的诉求并不是说为了像LEED和WELL一样去拿绿色认证,而是因为当时我所在的这个公司已经到了一个减碳的临界点了,它是内地在港上市的地产当中第一批加入SBTi和提出了“2050净零排放”的企业,这样的话在房地产业比较健康的时期,可能我们企业每年足够量的项目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我就可以做评级、就可以做认证,然后就可以做绿色挂钩债。但是随着政策调控,这个构想遇到了挑战,所以我们更多面临的是作为一个成本方面的节约,还有碳指标怎么实现的问题。
当时做这个项目的时候,留给我的机会并不多,首先我不能再有任何增量成本的发生,所以我会把减碳重点放在运营碳上,因为当时Z6项目已经接近了设计尾声,大家都知道建筑在真正建成以后隐含碳才会锁定,那么在未完成之前我们一切都有机会。我们当时号召了全集团的力量,当时也和今天在座的朋友和机构做了很多研究,看看我们到底在隐含碳和净零排放上面能做什么,当时想的是不仅要把集团的碳指标完成了,更多的是我们希望通过它建立起一个参照体系。CBD Z6项目除了LEED和WELL铂金认证这样的核心区“标配”,真正的价值在于设计阶段的预计运营碳排放已经较国标基准降低了47%,并且建设过程中会通过建立覆盖设计、采购与施工的碳管理体系,来严格控制隐含碳并构建起企业层面的碳数据库和绿色供应链平台,从而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建筑净零目标。也正是因为Z6项目在净零方面的探路先行,2024年的集团GRESB评级重回5星。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