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一个有些凉爽之意的周六晚上,那艘6月底“驶入”上海的“路易号”在沪上华灯之中依旧璀璨。南京西路上人流熙熙攘攘,街道两侧依然不断有人驻足拍照。近三个月时间里,这艘巨轮创造了现象级的社会反响,至今仍在释放着独特的吸引力。

LV巨轮带动南京西路商圈客流 静安区供图

四天前,LVMH路威酩轩集团董事长兼CEO伯纳德阿尔诺(Bernard Arnault)专程到访上海。在不到24小时的停留时间里,阿尔诺两次登船参观,上上下下逛了个遍,里里外外不断打卡拍照。当网友持续在社交媒体晒出偶遇“奢侈品教父”的路透,巨轮又一次成为人们的目光焦点。

LVMH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吴越或许是最熟悉“路易号”的人了。20日晚上,当他又一次站在“路易号”面前,回忆起公司团队和阿尔诺一起在船外合影时,言谈中已不仅仅是品牌本身,而是反复提及一个词——街头。

在街头看见活力和信心

9月16日9点左右,阿尔诺抵达上海后,直接赶往南京西路附近的酒店。尽管历经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他在房间休息不到30分钟就下楼登上了“路易号”。他走过内舱的每一层,原计划半小时的参观几乎拉长到了一小时,内外的打卡拍照更是少不了。

阿尔诺在“路易号”前合影。网友“chenxixiya”图

当天午后,阿尔诺参观走访了上海多个商场,晚间在“路易号”内部餐厅用餐,而后又带着团队从上到下逛了一遍。在城市霓虹夜景簇拥下,他和团队一起在灯光点亮的巨轮前合影,甚至自己专门跑到马路对面给“路易号”拍照。

这是阿尔诺连续第三年到访中国。作为集团董事长,他自大船揭幕之时便感受到了这个庞然大物的成功,全球的社交媒体都在给予积极反馈。吴越说,阿尔诺的欣喜早已有之,他在现场并不是在发现一个新事物,而是被街头氛围和市场反响所感染着,来自街头的热情对他而言更有意义。“现场来参观,不是为了看这艘船,而是来感受这艘船所带来的社会的拥抱。”

停在街头的巨轮,给周边商圈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数据显示,巨轮“停泊”首月,南京西路商圈客流日均50.93万人,同比增长61.7%。本地客流增长的同时,外省市甚至境外游客的增长更是突出。而在销售方面,兴业太古汇同比增长70%,周边的张园、星巴克、王家沙同比增长110%、30%、94%。

9月20日晚,LVMH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吴越在“路易号”前接受采访 视频截图

吴越表示,“路易号”吸引着全球目光关注上海、关注中国,所传递的是尤为积极的情绪,这种关注和影响是持续的、仍在进行中的。他说:“今年全世界是一个‘惊涛骇浪之年’,而这一艘是乘风破浪之船。它本身就象征着信心,象征着这个行业坚定不移的长期主义。”

“街头对话”中的营商环境

在阿尔诺紧凑的行程之中,静安区委、区政府领导和他进行了短暂的面对面交谈。不在酒店,不在会议室,没有席卡,没有话筒,就在他穿行于商场期间,吴越形容那是一次真诚而即兴的“街头”互动。

阿尔诺与静安区有关领导在商场交流。

短暂交流中,阿尔诺表达了对静安区各方面支持的感谢,并谈到“路易号”是非常成功的中西文化融合的成果。巨轮所承载的,不单单是品牌所讲述的“旅行精神”,同时也深度挖掘了上海的城市文化。码头文化于上海而言是极具意义的,轮船本身也可以作为上海城市的象征。由此,这艘巨轮是中西方交往交流的重要象征,而今天的世界,尤为需要融合和交流。

“他们交流的时间不长,但这并不在于时间,而在于质量。”吴越认为,当政府领导和国际企业代表都走向街头,在市场中实现交流互动,也反映出中国政府和国际企业之间的良性合作。那几分钟里大家没有任何诉求,都在赞扬合作的成果。

6月29日晚,打卡LV巨轮的游客人山人海。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摄

提到政府提供的支持,吴越不仅说“感激”,还说“感动”。他多次强调,不能将“路易号”的成功单单归功于品牌,而应该是集团和政府合作带来的积极社会效果。最为直观的一点是,“路易号”从接触项目到建造完成,从构想变成现实,仅仅历时三个月。过程中,静安区建立了“市区双牵头”工作机制,区委区政府高位统筹,相关部门全流程、全环节及时对接,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提供精准而高效的支持。

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政府和企业紧密合作,考虑市场、文化等多重因素,完成一个现象级的创新实践,吴越坦言“在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都难以发生”。在他看来,在充满动荡的世界经济格局当中,大家能够齐心协力,这件事本身就充满着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