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20日,一场以“烽火淬炼,共唱新篇”为主题的大型合唱展演——2025“融义杯”合唱音乐会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行。
本次展演以“烽火淬炼,共唱新篇”为主题,汇集了申城十三支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合唱团体,参演团队涵盖各个年龄层和行业领域,共带来二十六首作品,曲目通过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充满叙事张力的整体。
整场演出由上海革命后代艺术团拉开帷幕。他们带来《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和《壮美延安》,前者以空灵优美的旋律表达对战火中逝去的美好家园的深切怀念与对和平的向往;后者则以磅礴的气势歌颂中国革命圣地延安,歌颂那里所孕育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两首作品一柔一刚,奠定了音乐会的基调——既不忘曾经的苦难与牺牲,更颂扬在苦难中淬炼出的伟大精神。

紧接着,上海律师合唱团以长征组歌《报喜》和苏联经典《喀秋莎》作出回应。《报喜》再现了红军长征胜利后的喜悦与豪情,展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喀秋莎》则跨越国界,表达了所有反法西斯战士对家园、对和平的热爱,体现了战争的国际维度与世界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
战争离不开牺牲,也磨灭不了人间真情与文化传承。上海市退管办银发合唱团演唱的《爱永在》和《青玉案元夕》,前者歌颂烽火爱情的永恒与坚贞,后者则借由古典诗词的意境,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优美与韧性,暗示着文明的火种在任何艰难环境下都未曾熄灭。

上海欧阳知青合唱团选择的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和《到吴起镇》,则聚焦于长征这一具体历史事件中的极端艰难与最终胜利,用音乐语言刻画了红军将士超越人类极限的意志力,是“烽火淬炼”最直接的注脚。
ShEO合唱团的《茉莉花》与《教我如何不想他》,则从更细腻的角度切入。《茉莉花》这首源自抗战时期新四军采风过程的民歌,已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文化符号,其传播历程本身就是一个从战火中守护文明美的故事;《教我如何不想他》则深情款款,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深切思念,这份情感在抗战时期尤为炽烈……

在演出尾声,上海爱乐合唱团献上《金黄色的云朵过夜了》和《沁园春雪》。前者是俄罗斯浪漫主义杰作,表达了人类对自然之美、对宁静和平的深切眷恋;后者则是毛泽东诗词与宏大音乐的结合,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磅礴气概,发出了民族复兴的时代最强音,为整场音乐会画上句点,呼应了“共唱新篇”的主题。

“融义杯”合唱活动自2015年发起以来,已走过十年历程,吸引了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段的音乐爱好者与合唱团体参与,见证了上海市民文化生活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