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案发已经过去 4 年多,湖北武汉女子遭丈夫碾轧拖拽死亡案一审将再次开庭。9 月 22 日晚,新京报记者从死者父亲干先生处获悉,该案将于 9 月 26 日 8 时 30 分在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再开庭。法院传票显示,该案案由是 " 过失致人死亡罪 "。

由于对罪名有异议,干先生及其家人曾多次申请对事故痕迹进行鉴定,第三次也是最近一次收到司法鉴定书在 2024 年 8 月,里面提到的干某死因与此前鉴定意见基本一致,干某符合遭车辆碾轧、挤压颈部及胸腹盆部等,致全身多发损伤合并机械性窒息死亡。至于存在争议的车辆痕迹鉴定、现场痕迹勘查视频,干先生表示目前仍未收到结果。" 我们只想要个真相。" 干先生说。

▲干先生提供的监控视频里,一男子于 2021 年 3 月 6 日 7 时 26 分走出地下车库,经干先生辨认,该男子为女婿张某。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此前报道,2021 年 3 月 6 日,29 岁的干某在地下车库遭丈夫张某碾轧并拖拽 8.5 米后死亡,后张某被警方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同年 10 月,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检察院向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认为张某因疏忽大意造成妻子死亡,应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检察院起诉书显示,2021 年 3 月 6 日 7 时许,张某与干某因琐事在家发生争吵,后干某先行离家外出。几分钟后,张某到地下停车场驾驶轿车时,因未尽到安全注意义务,将干某碾轧拖拽约 8.5 米后停车,并拨打 110 报警、120 急救中心电话,后干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分局于当年 3 月 23 日出具的鉴定意见通知书显示,该案被认定为 " 张某过失致人死亡案 "。经聘请有关人员对死者尸体鉴定,死者系因颈部、胸部、腹部受钝性外力作用致机械性窒息死亡与肝脏、大网膜破裂失血而死亡。死者血样中未检出乙醇成分和毒鼠强成分。同年 4 月,江岸分局对涉事车辆进行安全技术状况鉴定,结果为制动、转向、照明和信号装置均符合安全技术条件。

干先生认为,涉案车辆车标被碰碎,保险杠有破裂痕迹,与张某此前所说的干某 " 自己钻到车底下 " 不符,因而不认可张某 " 过失致人死亡 " 的罪名。

案件曾多次开庭

近几年,该案多次开庭,干先生及其家人也曾多次申请对事故痕迹进行鉴定,但屡次碰壁。

2021 年 7 月,四川华大科技司法鉴定所向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出具了一份 " 关于鉴定委托不予受理的情况说明 "。该说明指出,据现有送检材料,未发现能够反映体现碰撞形态的车体痕迹和人体伤痕迹,在现有条件下无法判断碰撞时干某的行为方式。

2021 年 11 月,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检案科向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分局发了一封退案函。函中提到,该院收到了鉴定材料,包括现场照片 18 张 ( 复制件 ) 、车库出口视频 7 段 ( 复制件 ) ,也收到了鉴定聘请书,聘请书要求,为核实现场痕迹状况,对现场出现拖拽痕迹进行分析,判断其形成过程和原因,对车辆轮胎磨痕、车速、车尾排气管等进行物理鉴定,出具正式完整的事故痕迹鉴定报告。然而,该院对鉴定材料检验、分析后认为,现场照片所示内容不能完整反映案件的形成过程,视频裁量未检见案发过程,根据现有材料,不能对上述鉴定要求作出准确的鉴定意见,因此该院决定不予受理该案鉴定委托。

2022 年 7 月,四川中典司法鉴定所也回复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称,现有资料不足以对事故痕迹进行鉴定并还原事故,因此不能接受委托。

2023 年 1 月 4 日,该案在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开庭。干先生称,受其委托的新诉讼代理人尚未阅卷、与张某当庭连线状况不顺畅等诸多因素影响,法庭依法延期审理。同年 8 月 22 日,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委托湖北崇新司法鉴定中心对干某死亡原因及成伤机制进行鉴定。鉴定意见显示,干某符合因以重型闭合性胸腹盆部损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合并胸腹部受压所致机械性室息而死亡。

2024 年 1 月 9 日,该案再次开庭。干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家属对尸检报告结论仍有异议,需要重新鉴定,该案休庭。

同年 6 月 26 日,受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委托,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进行尸体解剖、器官 / 切片检查、死因鉴定,并于 8 月 20 日出具司法鉴定书。鉴定意见提到,干某符合遭车辆碾轧、挤压颈部及胸腹盆部等,致全身多发损伤合并机械性窒息死亡。

同年,干先生再次收到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传票,通知该案将于 2024 年 11 月 1 日开庭,然而当天开庭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