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开了二手车店、大饭店,年收入超过百万,今年 59 岁的青岛大爷王安刚却放下生意,开始演短剧。今年 9 月份,他参演的第一部短剧上线 20 多天,播放量超过 2.4 亿。伴随着短剧的走红,他也因为里面的角色迅速出圈。为啥痴迷演戏?拍摄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走红以后生活有了哪些变化?近日,记者对这名网红大叔进行了专访。

平时爱拍视频 带道具进组拍剧

今年 8 月份,青岛西海岸新区珠海街道北梁家庄村为了打开流量入口,选择拍摄一部农村题材的短剧。为了尽量还原场景,四处寻找一些老物件。

" 我平时就喜欢收藏这些,正好家里有一辆老式拉车。" 王安刚说,当时短剧的导演丁召廷找他的时候,他就提出了一个要求。老物件免费用,他还免费提供茶水,给安排个小角色就行。

王安刚说,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很多字都不认识。但是,他就喜欢拍视频。之前,他在短视频平台上分享跟母亲的日常,积累了几万粉丝,也成了周边村里小有名气的博主。

而且,听说村里要拍短剧,他果断选择报名,只为过一把短剧的瘾。为了有时间,他把所有的门店生意都交给儿子和妻子管理。每天天不亮,他就开车来到村里学习拍短剧。

拍戏太拼 雨天一拍就是几个小时

王安刚在剧里饰演女主角的父亲,里面有不少重要场景。拍戏的过程中,他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是在泥坑里打架。

在剧情里,他要跟小姑子打架。拍摄的时候正好赶上下雨,两个人就在泥坑里打了起来。因为入戏太深,他完全进入了角色,脱下鞋子就使劲打。他们把这个花絮镜头分享到短视频平台上,播放量超过了 100 万。众多网友都纷纷评论:真没想到这些农村大爷大姨们,为了拍好短剧这么拼。

" 遇到下雨,一拍就是几个小时。" 王安刚说,导演比较专业,大家都沉浸在拍戏里,所以也感觉不到累。反而真正累的是背台词和表演。他没有任何表演经验,全靠导演一字一句地教。为了能提前熟悉台词,经常背到深夜十一二点。

" 感觉做梦都在背台词,模仿表演的场景。" 王安刚说,整个拍摄 16 天。那段时间,他几乎已经着魔了,脑子里全是表演。

拍短剧走红 希望给生意带来流量

他拍短剧,一方面是为了圆一个演员梦,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流量。王安刚直言不讳地说,现在做生意也要开通网上渠道,他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而且,这次拍短剧走红以后,对于线下门店的生意也带来了好的转变。" 很多来买二手车的客户就说这不是短剧里枣花的爹吗。" 王安刚说,这些流量给他的线下门店带来了知名度,也提高了营销额。

不仅如此,他还投资两百多万元开设了一个大酒店。" 我也希望能通过这波流量,带来更多的客流量。" 王安刚说,他也算是运气好,第一部就遇上了爆款剧。目前,他已经参演第二部短剧。而且,家人也非常支持他。

" 也算是闯进了一条新赛道。" 王安刚说,未来有了更高的流量以后,他也会帮村里直播带货,回馈村民们的帮助。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桂东 王田 宋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