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市场点评9月24日】两市震荡上涨,创业板涨2.28%
每日观点
今日沪深三大指数上涨,创业板涨超2.2%,电力设备、电子行业涨幅领先,两市成交缩量至2.3万亿。昨日两融余额小幅缩量,节前资金情绪或趋于谨慎。近年来国内政策在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之间平衡,经济更加注重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近期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减弱,但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完成难度不大,政策或仍以托底为主,在落实前期政策等待效果的同时,针对需求不足的核心问题精准施策,一方面美联储降息后我国货币政策空间打开,另一方面前期“以旧换新”政策效果边际减弱,促进服务性消费等提振需求的政策或将延续,10月中下旬或是重要的时间窗口。
消息面
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8月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0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8月份连续两个月全社会用电量超万亿千瓦时,这在全球也是首次。当月全国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5%,为今年以来最高。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1%,增速显著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
简评:用电量是反映经济活力的“晴雨表”。连续两个月破万亿千瓦时,且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用电增速领先,表明在“两新”“两重”等政策拉动下,我国工业生产活跃,经济向“新”发展的动能增强。数据显示我国经济仍处于平稳回升通道,有助于提振整体情绪,或对电力、能源设备以及用电需求较为旺盛的高端制造、汽车、电子等板块形成基本面支撑。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工信部将抓紧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深入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即将印发实施。
简评:此政策意向的明确,标志着AI赋能传统交通行业进入顶层设计引导、规模化应用加速的新阶段。通过“科技+工程”模式推动AI在重大交通场景落地,不仅有助于提升运输效率和安全水平,培育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新业态,也为相关技术创新提供了明确的应用出口,是“人工智能+”行动在垂直领域深化的重要体现。
在9月24日开幕的2025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表示,公司正积极推进原定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的规划,并计划在此基础上追加更大的投资,以迎接人工超级智能(ASI)时代的到来。他预测,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这意味着算力投入将以几何级数增长。
简评:头部科技企业巨幅增加AI算力基础设施投入,或印证全球AI竞赛正转向以算力为核心的硬实力较量。这不仅有助于带动服务器、芯片、光模块、数据中心IDC、温控节能等上游硬件产业链的需求,也表明大模型技术迭代和应用落地对底层算力的依赖度持续攀升。头部企业的战略动向或具有一定的风向标意义,可能进一步强化市场对AI算力板块长期成长空间的预期。
市场复盘
9月24日,A股三大指数上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853.64点,上涨0.83%;深证成指报13356.14点,上涨1.80%;创业板指报3185.57点,上涨2.28%;科创100报1474.41点,上涨3.48%。申万一级行业中,仅银行、煤炭、通信下跌,跌幅分别为0.36%、0.29%、0.01%;电力设备、电子、传媒涨幅靠前,分别上涨2.88%、2.76%、2.59%。4294只个股上涨,820只个股下跌。
资金追踪
市场成交额为23474.7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两融余额昨日收报24167.8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
数据来源:,截至2025年9月24日。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