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影 | 许琦

 



散落在欧洲各地的小镇,像嘈杂世界的隐士。不为人知,但风光、物产和精神世界却富裕得足够馈赠过路人。

西班牙萨拉曼卡山谷间就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山谷小镇,我离开,又重返,在一年不同的时间里、甚至在一天不同的光线下拜访。这些小镇常住人口仅数百,在“网红”“打卡”的世界里查无此镇。我愿称这些低欲望的旅行为“第一人称的旅行” —— 峰回路转,在地图的那些细枝末节处停下车,兴高采烈地投入当地人闪闪发光的生活。

莫加拉斯 Mogarraz|记忆

肖像小镇

通往萨拉曼卡南部的深山一隅,莫加拉斯(Mogarraz)是西班牙葡萄酒之路上一个形状狭长的村子。村中遍布木骨结构的老房子,暮色中金色的风和光,渗透在老墙垣的石缝里。





每一个莫加拉斯的漫步者,都会与沿途一双双古老的眼睛相逢——老房子的外墙悬挂着褪色的肖像—— 一张张脸孔,微笑里隐含着羞怯。

莫加拉斯现仅有252个常住居民,但墙上却陆续留下了七百多个村民的脸孔。最早要追溯到1967年,那年,西班牙推行全国身份证制度,国民必须拍摄证件照片。本地的摄影师亚历杭德罗马丁克里亚多(Alejandro Martn Criado)提议就地拍摄,以节省村民们去省会萨拉曼卡的旅费。他把白床单挂上粗粝的石墙,搭出一个露天照相馆。

这批底片后来被尘封,直到2012年,村中出生的艺术家、当时已是萨拉曼卡大学教授的弗洛伦西奥 马伊洛 (Florencio Mallo) 找到它们。他说:“拍照片的那年我五岁,如今底片上的大多已年迈,也有很多已作古。我想,莫加拉斯要记住他们,记住在这里走完一生的人。

于是马伊洛用古老的蜡画制作方式,将村民的肖像印刻在金属板上,悬挂于他们各自生活过的老屋外墙。其中数十张或因旧宅坍塌或因住处无从考证的肖像,则被统一悬挂在小镇的教堂外。这项名为“立面与门楣,活着的记忆”的大地艺术计划,原本只是一个临展,没想到村民们纷纷拒绝将肖像取下,甚至有人请求马伊洛为他即将离世的家人拍照——马伊洛完全懂得这种情感需求,前几年,他的母亲和姐姐相继离世。之后,她们的脸孔成为由她们创办的米其林餐厅“望山(Mirasierra)”外墙上的“活着的记忆”。

知道莫加拉斯的人,都叫它“脸之镇(el pueblo de las caras)”,它已然是西班牙最大的露天肖像画廊。而对小镇居民而言,这不是画廊,是至亲和挚友跨越了生命终点的陪伴。

他,配着风琴,一身盛装,银扣、黑绣、坠饰如星辰悬挂。节庆时,他负责将教堂前的广场清扫干净。他不吹笛,不跳舞,但爱听。他说:“最好的事,是让孩子们学会了歌唱。”现在,每个节日,他都在沉默守望,他再没打扫广场,却总是在场。

他,一身黑衣,手执细刃顺着火腿脂肪纹路的走向。秋屠、冬腌、春转、夏收,他的人生以季节计算。他年轻时曾拒绝迁往马德里,“城里的节奏太快,火腿的风味太浅。”

她,抱着幼子,眼神落在远处。路过的奶奶跟我解释画里的故事:那孩子在拍照一年后高烧夭折。好在如今他们永远以母与子的姿态安静驻守。

旧的故事驻留墙上,新的故事未完待续。

博尔赫斯说:“我们是我们的记忆,是那座变幻无常的幻影博物馆,是一堆破碎的镜子。”在莫加拉斯,我们不只是经过一个村庄,而是穿行在一整座活着的记忆中。

拉阿尔韦卡La Alberca|传统

小猪小镇



拉阿尔韦卡(La Alberca)的清晨像石拓画。阳光尚未洒满鲜花盛开的马约尔广场,巷道中已隐约传来脚步的交响。有人洒扫,有人晾晒,还有一头猪,慢吞吞踱过石阶,像个知道所有钟声来处的老人。

它叫圣安东猪(Marrano de San Antn),名字源于动物守护神。它皮色黝黑,眼目低垂,佩戴黑/红/绿的耳钉,表明作为伊比利亚猪的血统纯度。



让这一猪种声名远播的,当然是jamn ibrico——伊比利亚火腿。含着丝丝缕缕半透明油脂的深红色火腿薄片,口感浓郁又细腻绵密,甜美的脂肪带着坚果和森林香气流动在肉质中。萨拉曼卡省的这片风水宝地,海拔千米,干燥冷冽,正是伊比利亚火腿的三大原产地之一,是享誉世界的火腿厂牌费尔明(Fermn)与小何塞(Joselito)的故乡。



安东并非偶然闯入,它是这座山村最独特和受宠的居民。每年6月17日,费尔明会捐出一只猪作为当年的圣安东,与此同时还诞生一位“监护人”。小猪在接受神父的祝福后,便开始它的快乐时光。监护人带它在村里散步,村民们跟它聊天喂它吃百家饭,有人早起为它采来山林里的橡果,孩子们在放学回家时摸摸它肉乎乎的背脊……

1月18号,小村子的大日子,我们专程来见证圣安东的抽奖仪式。在香肠与牛轧糖的香气、炭火的烟雾、风笛手鼓节奏和孩子们的欢笑中,如假包换地穿越回中世纪的村庄。冬季集市复活了!

老妪与少女,挽起发髻,长裙及地,每个人都搭着祖母辈的绣花马尼拉披肩,婀娜的流苏垂到腰间。男士则穿着古老的刺绣衬衫、呢绒西装或者猎装,回到农人、乡绅或是骑士的身份,盛事的推动者费尔明家族的老小也一身古典服饰。人们跳着萨拉曼卡传统的查拉达对舞,用古钱币购买甜点与蜂蜜,连灌肠的配方和小贩们吆喝的句子都是老的。传统在这里正在被享受和续写,而传统也稳稳地托住了一个小镇的身份。

每个村民们都买了彩票,等待着名副其实的重磅大奖——140多公斤的安东名猪。我也有彩票!那是出品火腿馅巧克力和牛轧糖店的老板娘塞给我的。说实话,我甚至担心万一中奖该如何是好。

小猪最信任和要好的朋友、监护人何塞笑容可掬。中午弥撒之后,他牵着安东,从教堂门口的“猪神”雕像边走过,就像过去七个月每天的散步。但当他俩进入马约尔广场时,第一次面对上千名观众目光的安东,有些受宠若惊。它尴尬地退回了小屋,两分钟后,它鼓起勇气重新出门,如德高望重的巨星走红毯般接受窄巷两边村民们的注视、抚摸、欢呼和掌声。



圣安东的故事始于几个世纪前。当时,猪作为宗教审判的一种工具,用来判断穆斯林和犹太人是否真心改变信仰转为天主教徒,因为这两者的宗教禁止食用猪肉。这也是猪肉占据了西班牙菜中重要地位最早的缘由。当时,举国村镇都有将猪捐赠给贫困家庭补贴伙食的惯例。到了二十一世纪,这一传统只在拉阿尔韦卡保存下来。



1970年代起,费尔明家族重拾传统,并为其制定新的规则,将所有彩票销售所得注入公益基金。今年的善款归属一个致力于肾病治疗的非政府组织。“如今,这只猪依然让我们重温助人为乐和团结一心的快乐。父亲的房子曾在火灾中被烧毁,是邻里慷慨伸出援手提供了衣食住所和一切可以白手起家的东西。这是故乡最宝贵的品质。”费尔明的第二代掌门人圣地亚哥马丁(Santiago Martn)先生回忆道。

当然,大奖也不会被幸运儿“独吞”,他或是养猪到自然老死,或是与邻里们分享。这里人的价值观和习俗与猪紧密相连。拉阿尔韦卡的猪肉料理食谱甚至超过了村民的数量,每个人都懂如何享受一只猪的各种部位。

“传统定义了我们是谁,也使我们在这个世界独一无二。”圣地亚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