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幅被指为 " 陈丹青作品 " 的油画引发关注。在陈丹青的视频评论区,有网友称自己收藏了一幅陈丹青早年的油画作品,配图并表示花费了 15 万元购买。

10 月 14 日,博主 " 想想工作室 " 发布视频称,这幅画是工作室成员洪健翔就读于中央美院时,在大一课堂上的作业作品,并出示了教学检查时的画作照片,以及创作时的照片等。视频中,洪健翔称,这是他在大一基础部画的,当时为了找到这个特殊角度,是特意站在桌子上画的。

而为何署名是陈丹青?他推测,有很多学生作业是不带走的、学校会定期清理,有些作品就会被社会上的人拿走,签上老师的名字。洪健翔称,这张画之所以当时没带走,是因为课堂上老师说这张画画的 " 粉了吧唧 " 的,没色彩,所以才没带走。他表示,在二手交易网站上,几百元或几千元就能买到号称是范迪安、靳尚谊、周春芽等名家的作品,不可信。

10 月 16 日,买家高先生回应大河报《看见》记者称,今年 9 月,他在北京某画廊购买获得该作品," 我是看见陈丹青签名才买的 "。

入手该画作后,高先生找到多名画廊经营者鉴别,对方均未提出疑问。高先生称,今年 10 月,他联系到深圳一家颇具名气的拍卖行,一名专家对画作进行鉴定,专家认为这幅画是陈丹青作品,称这幅画 " 技法成熟,达到顶峰之作,是潜力股,后期可能达到五六十万元 "。

高先生称,他与拍卖行还签订了《委托送拍服务合同》,送拍标的清单显示,起拍价为 68 万元港币。

画作出现争议后,他尝试向陈丹青社交账号留言,但未获得回复。目前他与画廊、拍卖行正在进行对接,具体信息不便透露,他坦言这个行业讲究 " 买定离手,即便真的看走眼了,也只能认了 "。

据介绍,目前已有一家新的鉴定机构与其联系,将免费上门鉴定,如果鉴定为真,该机构有意向收购该作品或上拍。

记者询问,出现争议后,是否会终止此前的送拍合同?高先生称,争议不会影响原合同效力,即便不同鉴定机构得出相反结论(如 A 机构判伪,B 机构判真),拍卖行也仅采纳自身合作鉴定师的意见,不影响上拍。且藏家保有选择权,可以选择执行原合同,也可以接受新机构收购。

另据红星新闻报道,博主洪健翔回忆,画作是其于 2016 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基础部教室画的,是在上课,并认为不可能出现两幅画作 " 恰巧静物摆放一致导致相似 " 的情况。红星新闻记者通过木心美术馆询问陈丹青对于画作及事件情况回应,工作人员称,美术馆无法就陈丹青个人情况答复,可以转达,截至发稿尚未收到陈丹青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