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典世界的权力之境:被征服的文明与被模糊的女性

时间:10月17日(周五)19:00-21:00

地点:海淀区成府路28号五道口购物中心四层万圣优盛阅读空间

嘉宾:吕厚量(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崔丽娜(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罗马对希腊的统治与男性对女性的支配,共享着类似的权力逻辑——既有赤裸裸的暴力压制,也有精细的文化驯化;既有结构性的不平等,也有日常性的协商与抵抗。本次活动将以《罗马统治下的希腊》和《女神、娼妓、妻子与女奴》两部新书为切入口,邀请古希腊罗马史学者吕厚量教授、崔丽娜教授透视古典世界的权力之镜,探讨帝国与行省的角力与相持、社会对女性的规训与利用,剖析宏观的文明权力结构与微观的性别权力秩序。我们会发现,古往今来,被征服的文明与被模糊的女性始终在寻找着表达自我、争取空间的策略与方法。

北京|我所认识的辛波斯卡——《非比寻常:回忆辛波斯卡》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7日(周五)19:00-21:00

地点:西城区廊房头条13号院北京坊东区E11楼PAGEONE书店3F

嘉宾:米哈乌鲁西内克(辛波斯卡基金会主席、翻译、诗人、作家)、李怡楠(北京外国语大学波兰语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尹萌美(播客主播)

当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意外降临时,诗人辛波斯卡向来平静的生活被骤然打破。年轻的米哈乌鲁西内克成为她的“第一秘书”,与她并肩直面从获奖最初的繁忙,直至人生最终归于迟来的安宁。2025年10月,米哈乌鲁西内克的《非比寻常:回忆辛波斯卡》出版。我们诚邀您参与新书首发活动,与本书作者、辛波斯卡基金会主席米哈乌鲁西内克,北京外国语大学波兰语教研室主任、《希姆博尔斯卡信札》译者李怡楠,及文化评论者、播客《立场不明》主播尹萌美一起,重新发现辛波斯卡的可爱与真性情,共同回溯她如何在巨大的诺奖喧嚣中,始终坚持“成为一个普通人”。

北京|在神话与历史之间——聊聊上古那些事儿:《上古迷思》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8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海淀区复兴路69号五棵松万达广场二层方所

嘉宾:夏维东(作家)、王强(出版人)

所有的故事必定有开头,任何一个成熟的文明都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世界从何而来?所以几乎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创世神话。中国的创世神话是什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后来的历史和神话又有什么关系?遥远的上古,神话和历史交织,迷雾一样扑朔迷离。《上古迷思》帮我们打通了最初的两千年,让上古历史不再遥远和枯燥,上古历史原来和汉唐明清历史一样精彩。10月18日下午,我们特别邀请了本书作者夏维东、出版人王强做客方所北京店,与大家一同走进《上古迷思》,领略上古历史的丰富与精彩。

北京|直觉的陷阱:进化心理学如何消解当代迷思

时间:10月18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朝阳区东三环北路27号嘉铭中心B1中信书店

嘉宾:帕斯卡尔博耶(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亨利卢斯讲席教授)、严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生活中,我们很少能意识到自己直觉判断的错误,反倒任凭它们来主导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这些误导性的直觉究竟从何而来?我们又如何避免被其左右?10月18日,我们特邀进化心理学家帕斯卡尔博耶,与清华大学严飞教授、人类学者许晶展开一场跨学科的思想对话。他们将融合进化心理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等多个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您揭示误导性直觉背后的深层逻辑,带来突破常规的启发与答案。

北京|虚假与真实,自我与世界之间:《人性的深渊:吴谢宇案》分享会

时间:10月18日(周六)16:00-17:30

地点:朝阳区林翠路5号国家网球中心首创钻石球场一层新闻厅

嘉宾:王楠(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吴琪(《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王珊(《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吴谢宇案,是一桩引发全民持久追问的悲剧性案件。从案发到现在,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但因其极端性与复杂性,触动了关于家庭、教育、人性和法律多个维度的敏感神经,社会各界,无论是学术界、公共媒体、还是广大读者,都在持续追问和深入反思这起案件反映的深层次问题。《人性的深渊:吴谢宇案》一书的出版更催生了一系列严肃、热烈的讨论热潮,为公众理解这一桩悲剧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深度入口。吴谢宇案如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最隐秘的伤口。10月18日,我们邀请本书的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吴琪、资深主笔王珊,与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王楠从这本书出发,聊聊为什么这样的悲剧会发生?在法律的判决之外,我们的社会该怎样理解这样一桩案件?

北京|信笺里的爱情与时代——《纸上谈爱》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8日(周六)19:00-21:00

地点:朝阳区北苑路98号院1号楼DT51三楼RENDEZ-VOUS

嘉宾:张丁(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骆淑景(作家)、张冲波(作家)

1984年,骆淑景、张冲波两位作者于河南卢氏县“春萌诗社”因诗结缘;1985年,骆远赴山西芮城县求学求职,与张隔黄河相望,而张在1986年春天寄出的第一封信,成为两人五年通信生涯的开端。上百封跨越黄河南北的“两地书”,不仅完整见证了他们从朋友到知己、终成眷属的爱情轨迹,更以“我住黄河头,君住黄河尾”的浪漫底色,原汁原味呈现了那个文学繁荣、诗歌盛行的年代。10月18日,让我们在作者的讲述与《纸上谈爱》的文字中,重拾“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浪漫,重新思考爱情该有的真诚与笃定。我们邀请到了本书作者骆淑景、张冲波,做客DT51,一起来聊聊20世纪80年代的“书信时代”,将这份写在纸上、印在时代里的纯粹爱情带回家。

北京|阿拉伯经典文学有点什么东西?——阿卜杜勒法塔赫基利托作品分享会

时间:10月18日(周六)19:30-21:00

地点:朝阳区东坝镇半截塔路53号郎园Station(北京纺织仓库南门)D3-1座单向空间

嘉宾:薛庆国(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教授)、程小牧(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宗笑飞(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伊朗和阿拉伯国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他们的文学有一种什么样的传统?在《我说所有语言,但以阿拉伯语》《阿拉伯人与叙事艺术》两部作品中,基利托告诉我们哪些阿拉伯经典与传统?又在《告诉我这个梦》透露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时代情绪与现实密码呢?10月18日,著名阿拉伯文学学者、阿拉伯语翻译家薛国庆教授,法语文学学者、知名翻译家程小牧,阿拉伯语学者、《一千零一夜》研究员宗笑飞,将做客单向空间朗园Station店,聊聊基利托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作家,他的这三部作品里又布下了哪些阿拉伯语传统文学的线索,以及阿拉伯传统文学中究竟有点什么?

北京|打开夏商之门——《上古迷思》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9日(周日)14:00-16:00

地点:朝阳区光华路5号院1号楼二楼建投书局

嘉宾:夏维东(作家)、王强(出版人)

10月19日,我们邀请《上古迷思》作者夏维东和出版人王强一起做客建投书局,来谈谈那些藏在迷雾中的上古历史。

北京|加速社会,如何Being,唯有Care——《难免痛苦,“待”着就好:一名新手心理医生的笑泪照护手记》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9日(周日)15:00-17:00

地点:东城区板厂胡同12号卓尔书店

嘉宾: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赖立里(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长聘副教授)、申璐(记者)

本次活动将邀请数字时代照护研究者胡泳、医学人文学者赖立里、媒体人申璐三位不同领域的嘉宾,从菜鸟心理医生真实的从业经历出发,探讨照护与“待”着的丰富光谱。让我们暂别效率的追逐,一起思考如何在加速发展的社会,找回“待”着的勇气,实践真正有温度的照护。

北京|跨国家族与民族救亡:北美司徒家族的历史考察——《振振公族:近代北美司徒氏家族的传奇故事》阅读分享会

时间:10月19日(周日)16:00-18:00

地点:朝阳区东坝镇半截塔路53号郎园Station(北京纺织仓库南门)D3-1座单向空间

嘉宾:刘静(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图书馆中文部主任)、殷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程鑫(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员)

《振振公族:近代北美司徒氏家族的传奇故事》以时间为线索,结合各家族谱,以司徒家族横向带出宝安郑氏、新宁刘氏以及台山雷氏等由广东乡村走向世界的家族,讲述他们及其关系网中的人物经历,将几代人对中国的教育、政治、外交、文化和经济的贡献展现给读者。10月19日,《振振公族》作者刘静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殷强,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程鑫一起来到单向空间郎园Station店,与朋友们一起聊聊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北京|三角、太极与全球《易》:从神秘图像到跨语际诠释

时间:10月22日(周三)10:00-11:30

地点:海淀区双清路30号清华大学文科图书馆东南四层会议室

主讲人:魏伶珈(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副教授)

在早期清代的翻译与诠释实践中,耶稣会索隐派发起了一场跨文化神学实验。他们以《易》为核心,力图证明中国古代经典中隐含着基督启示,并与欧洲的犹太卡巴拉传统遥相呼应。耶稣会索隐派的演绎并非单纯的文化移植,而是一场跨文化神秘建构。他们以数字、符号与神话中的生物为桥梁,把中西思想传统编织进同一幅宇宙图卷,为《易》的全球传播奠定早期基石,也为翻译史与宗教史提供极具启发性的范例。

上海|从幸存到反抗:爱德华路易的文学与新生—— 爱德华路易读者见面会暨《和爱迪做个了断》新书首发式

时间:10月17日(周五)19:00-21:00 

地点:长宁区延安西路1262号上生新所7号楼茑屋书店

嘉宾:爱德华路易(作家)、赵一凡(译者)、曹柠(播客主播)

2014年,20岁出头的爱德华路易发表首部作品《和爱迪做个了断》,引起法国文坛关注。这部深具自传色彩的首作,讲述了他如何逃离原生家庭与所处社会的心路历程。2025年10月,我们邀请爱德华路易来华与中国读者见面。首场读者见面会将在10月17日晚上生新所茑屋书店举办。活动还邀请知名播客人曹柠、爱德华路易作品的译者赵一凡和编辑黄雅琴,一同与读者朋友进入爱德华路易的文学世界。

上海|安史之乱:历史、宣传与神话

时间:10月17日(周五)19:00-21:00

地点:浦东新区浦城路150号3楼融书房

嘉宾:张诗坪(书评人)、胡可奇(历史写作者)、陆大鹏(世界史研究者、译者)

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其间唐廷的不少决策,事后看来是极其致命的失误。对此,唐玄宗、唐肃宗应该承担多大责任?叛乱结束后,中晚唐藩镇割据长达一个半世纪,这一历史现象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原因? 后世深入人心的历史故事,以及历史传诵中流变成的大量神话与寓言,到底距离历史现场有多远?10月17日晚,《安史之乱:历史、宣传与神话》的两位作者张诗坪、胡可奇,与著名作家刘勃,做客陆家嘴读书会,带领读者打破脸谱化、模式化的历史叙事,一起重返历史现场,讲述另一个错综复杂的安史之乱。

上海|该坚守什么:二十世纪知识人的命运与选择——《妥协与对抗》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8日(周六)14:00-16:00

地点: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层建投书局4楼传记图书馆

嘉宾: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王升远(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教授)

当战争的硝烟散去,历史的阴影是否依然笼罩着我们的今天?在时代的巨浪与喧嚣中,个体如何守护思想的独立与人格的尊严?这不仅是二十世纪知识人面临的严峻拷问,也是当下我们每个人需要直面的现实议题。10月18日,我们邀请《妥协与对抗:日本知识人的战时与战败》作者、上海交通大学王升远教授,与华东师范大学许纪霖教授同席而坐,围绕“该坚守什么——二十世纪知识人的命运与选择”这一深刻主题,展开一场围绕东亚知识人精神史、跨越具体个案与宏观脉络的巅峰对话。

上海|云游于七彩的语言/世界内外

时间:10月18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嘉宾:王宏图(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阿达马库利巴利(作家)、菲利帕卡埃塔诺达席尔瓦梅洛(记者、文学评论家)等

诗的精灵穿梭穿越于摇曳多姿的空间,众多轻柔硬实、抑扬顿挫的语言,应和着缤纷绚烂的世界。风云变幻,人世沧桑,悲欢离合,万千感触积聚在心头,诉诸于笔端。在或低沉或高亢的声响的交织盘缠中,叩击肺腑,撼动心灵,余音袅袅。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体悟,在同一片天空下汇聚融合。10月18日下午,本年度上海写作计划的8位外国作家将和复旦大学王宏图教授在思南文学之家对谈。

上海|当我们谈论衰老时,我们在害怕什么?——西蒙娜德波伏瓦《老年》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8日(周六)14:00-15:3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研讨室7-03

嘉宾:于是(作家、文学翻译)、维舟(作家、书评人)

《老年》是波伏瓦并肩《第二性》的社会观察和研究经典,作者将视线投向“老年意味着什么”以及“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从历史、文学、社会学、哲学、人类学、生物学、医学等角度探讨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对老年的看法和观点,指出关于老年的诸多“神话”或刻板印象由何而来。10月18日,上海图书馆邀请作家、书评人维舟,作家、翻译家于是,以及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缪伶超一起,谈谈波伏瓦这部重要的社会观察和研究经典。

上海|《身体,再来》,找回身体叙事的主权

时间:10月18日(周六)14:00-16:00

地点: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三楼外文科技期刊阅览室

嘉宾:王侃瑜(作家、学者、编辑)、张怡微(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作家)、罗小茗(文化研究学者、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副研究员)

《身体,再来》邀请来自中国和韩国的六位女性作家,就“身体”主题展开全新创作,畅想在未来世界,人类身体的多种可能性,共同发出属于东亚女性的身体宣言。10月18日下午,“读道”上图新书分享会将为大家带来这本书。本书作者之一王侃瑜、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张怡微和上海大学文化研究学者罗小茗将来到现场,带领读者一起感受这本围绕“身体”主题创作的科幻合集。

上海|从《古文观止》谈古代作文写作

时间:10月18日(周六)14:00-15:30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01号上海古籍书店4楼博雅苑

主讲人:伋升彪(媒体人)

《古文观止》究竟是怎样的一部书?它对于文言文阅读和写作又有着怎样的重要作用?10月,少儿国学课堂创始人伋升彪,将通过【诵读经典】《古文观止》系列课带领我们走近这部传统文学的启蒙读物。18日,他将首先为大家解析《古文观止》的阅读技巧,以及如何通过这本书习得写作技法。

上海|时代的回响:在历史的钟摆中寻找定见——《历史的钟摆》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8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长宁区延安西路1262号上生新所7号楼茑屋书店

嘉宾:李菁(媒体人)、王恺(作家、媒体⼈)

资深媒体人李菁新书《历史的钟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历史专著,而是一部以访谈为骨、以洞察为魂的“汉学思想实录”。10月18日下午,我们诚邀李菁和资深媒体人王恺,带领我们走进八位中外史学大家的思想世界,感受他们对历史的热爱与执着,从而在历史的钟摆中,找到我们对当下与未来的启示,在历史的钟摆中,寻找定见。

上海|东亚视野下的中世日本:从足利义满说起——《皇帝与国王》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8日(周六)19:00-21:00

地点:长宁区延安西路1262号上生新所7号楼茑屋书店

嘉宾:康昊(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商兆琦(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日本研究学者康昊的新书《皇帝与国王:足利义满和他的时代》从日本史上饱受非议的将军足利义满的一生写起,将中世日本的政治与外交放入东亚历史的现场。10月18日晚,光启书局邀请康昊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商兆琦在上生新所茑屋书店,一起探讨足利义满当政期间“东亚世界”内部的权力结构、贸易规则与秩序变迁,以及其对延续至今的东亚世界的深远影响。

上海|地理志,编年史,风物记——夏商长篇小说《东岸纪事》分享会

时间:10月18日(周六)19:00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嘉宾:夏商(作家)、钟红明(《收获》杂志执行主编)、吴娱玉(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教授)

2025年全新修订版《东岸纪事》重磅归来!这部被誉为“黄浦江东岸的清明上河图”的长篇小说,自2012年首发于《收获》长篇专号以来,便以其深沉的笔触、宏阔的视野与独特的语言,重新定义了上海书写的版图。10月18日,《东岸纪事》作者夏商、《收获》杂志执行主编钟红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娱玉以及海派文化自媒体博主简昉将做客思南文学之家,邀请读者走进《东岸纪事》的文学世界。

上海|横看成岭侧看成峰——《历史的钟摆》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9日(周日)14:00-16:0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嘉宾:李菁(媒体人)、段志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

资深媒体人李菁的新书《历史的钟摆》,通过对费正清、傅高义、周锡瑞、伊沛霞、柯文、裴宜理、葛兆光、许倬云等8位中外学者的记录与深度对话,向读者介绍他们各自的中国认识,呈现一幅多维的中国史图景。10月19日,我们邀请李菁与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段志强在上海图书馆东馆,透过本书的多元视角,打破认知局限,看见更立体、更鲜活的中国历史,解锁“读懂中国历史”的全新方式。

上海|明朝那些事儿之王世贞

时间:10月19日(周日)14:00-15:30

地点:闵行区兰坪路158号大零号湾图书馆四楼艺苑雅阁

主讲人:贾飞(南通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明代大地上,有一位集官场锋芒与文坛霸气于一身的传奇人物——王世贞。他是“后七子”的领军者,独掌文坛二十载;敢与严嵩叫板、同张居正抗衡,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却始终一身硬气;更留下《金瓶梅》作者的千古谜案。10月19日,南通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贾飞将来到大零号湾图书馆,带来“明朝那些事儿之王世贞”主题活动。贾老师将带领读者们通过解读“文坛领袖”王世贞的多重身份,一同洞察明代的政治生态、领略文人风骨、感受社会文化风貌。

上海|AI时代,如何让人相信科学

时间:10月19日(周日)14:00-16:00

地点: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3楼外文科技期刊阅览室

主讲人:孙强(西安理工大学教师、人工智能学者)

为什么有的人一边享受着科技红利,一边却对科学心生怀疑?从朋友圈的养生谣言到网络上的数据欺诈,从比特币到人工智能——我们该如何辨别真假科学?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生活的数智时代,大众对科学的信任中又存在着怎样的潜在危机?该如何理性应对?10月19日,人工智能学者、“科普中国”专家孙强博士,将通过分享《不被信任的科学》一书,解构大众对科学信任感降低的三重奏,探索提升科学信任感的理念与实践方法,追寻科学与人文演进的同源共流。

上海|安哲罗普洛斯的影像世界

时间:10月19日(周日)14:00-16:0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研讨室7-03

嘉宾:诸葛沂(杭州师范大学教授)、赵松(作家、评论家)

诸葛沂老师所著的《尤利西斯的凝视:安哲罗普洛斯的影像世界》,是国内少见的系统性介绍和研究安哲的著作,为影迷和读者深入了解其人其影提供了难得的契机。10月19日下午,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将举办一场特别的交流活动,邀请诸葛沂和作家、评论家赵松,共同分享他们关于安哲的记忆、感受与体悟。

上海|道路之外,烟火之中——胡成的8年,21城,175个瞬间:《所有那些偶遇》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9日(周日)14:30-16:00

地点: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层建投书局4楼传记图书馆

嘉宾:胡成(自由撰稿人、摄影师)、徐辰(自由撰稿人、译者)

我们常常追问旅行的意义是奔赴名山大川、还是探访历史古迹?旅行作家胡成用他的8年,21城,175个角落给出了我们答案——它藏匿于所有那些偶遇的瞬间。《所有那些偶遇》是胡成创作的一次微妙的变格——从苍茫古道转向市井街巷,从精神原乡让渡红尘世虑,与生活的接触面由旷野缩至方寸,记录市井烟火中那些瞬息万变的人生片段。10月19日,我们胡成与自由撰稿人徐辰围绕“道路之外,烟火之中”这一主题,展开一场深度对谈。

上海|“咱们什么时候能不卷?”——《我在古代当考生》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9日(周日)15:00-17:00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01号上海古籍书店4楼博雅苑

嘉宾:陆蓓容(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研究员)、可欣(图书编辑)

无论是过去书生前赴后继的科举,还是如今令人压力倍增的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似乎这么多年来,参加考试就是中国人的宿命。是直接躺平摆烂,还是支棱起来,加入内卷的大军?选择总是个难题,但古人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有启发的参照。陆蓓容老师在新作《我在古代当考生》中,就为大家讲述了一段段古代考生的喜怒哀乐。如今的我们,也能在这些古代的学霸/学渣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即便被困在制度之中,仍有精神突围的可能。在10月19日的新书分享会中,陆蓓容将和读者分享研究古代科举文献书画的心得体会,带领大家走进古代考生的生活世界。除了书中已经举出的有趣案例,在那些看似严肃的古籍里,还蕴藏着许多有待发掘的生动日常。本书编辑可欣也会和读者分享做书过程中的趣事。

上海|当荷兰语遇见中文,我们一起读懂哲学——荷兰作家戈尔格罗特中国行

时间:10月22日(周三)19:00-20:30

地点: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层建投书局4楼传记图书馆

主讲人:戈尔格罗特(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哲学人类学副教授)

10月4日至12日,荷兰和比利时将迎来一年一度的荷兰语周(Week van het Nederlands)。为庆祝这一时刻,值此荷兰语周第二次在中国举办之际,荷兰驻华使馆特别邀请荷兰作家、哲学家戈尔格罗特(Ger Groot)教授来沪,在建投书局上海浦江店与大家见面交流。

广州|出走的决心,写作的决心——《林门郑氏》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7日(周五)19:00-21:00

地点: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MU35号方所

嘉宾:林雪虹(作家)、黎衡(诗人、写作者、媒体人)

《林门郑氏》是马华文学新锐作家林雪虹的非虚构作品。从外婆去世到母亲患癌,步入中年的林雪虹被猝然推至死神面前。她用六年写下《林门郑氏》这部作品,以女儿的视角回溯母亲郑锦隐忍而顽强的一生。10月17日晚,林雪虹与诗人、写作者、媒体人黎衡一同来到广州方所,分享《林门郑氏》,讲述长达六年的创作背后,那份沉甸甸的“出走的决心”与“写作的决心”。

广州|用一句新的句子描摹月亮——漫画家我是白《蛋梦见自己是块石头》分享会

时间:10月18日(周六)15:00-17:00

地点: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MU35号方所

主讲人:我是白(漫画家)

我是白是一位生活在上海的漫画家与插画师。他的作品大部分是单色的,极简而专注,在单帧和多帧之间跳跃,能够以令人印象深刻的轻松构建叙事。在新作《蛋梦见自己是块石头》里,我是白挑战了漫画魔法的极限,试图用最小型的两格漫画抓住那些顿悟的真相。如果只有两个格子,如何能够容纳时间的流动?如何用最简单的只言片语抓住那稍纵即逝的灵光?10月18日,我是白做客广州方所带来他的创作分享。

广州|想成为一个普通人的辛波斯卡——《非比寻常:回忆辛波斯卡》新书分享

时间:10月19日(周日)14:00-16:00

地点: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MU35号方所

嘉宾:米哈乌鲁西内克(辛波斯卡基金会主席、翻译、诗人、作家)、茅银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区域国别学院院长、教授)、黄礼孩(诗人、作家)

在《非比寻常:回忆辛波斯卡》一书中,鲁西内克以无人能及的在场视角,忠实记述了他和辛波斯卡共同工作十五年的点滴,见证她如何在诺奖的巨大喧嚣之后,始终努力成为一个普通人,而不是一个 “名人”。10月19日,米哈乌鲁西内克将携新书,与本书译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茅银辉教授,及诗人、作家黄礼孩,一起来到广州方所,与读者朋友们讲述那些曾陪伴辛波斯卡共度的时刻,以及理解她的思想、生活与诗歌的背景与温度。

广州|语言的无穷远方

时间:10月19日(周日)20:00-22:00

地点:越秀区解放北路988号越秀公园花城里陌上花开花城文学院二楼陌上礼堂

主讲人:刘亮程(作家)

在刘亮程看来,写作是在所有语言的尽头,说出属于自己的那句话。年轻时写《一个人的村庄》,他自信而笃定,句句另开天地。多年之后,他依然相信:语言取决于写作者看待世界的方式。写作不是模仿与重复,而是将事物、叙述与感受不断推向尽头,在说尽之处生出自己的表达。此次在花城文学院的讲座《语言的无穷远方》中,刘亮程将回望自己的写作之路,分享他与语言相遇、角力,并一同抵达“无穷远方”的旅程。

深圳|香港折叠:网络技术时代的情感与欲望——邵栋《不上锁的人》深圳分享会

时间:10月18日(周六)19:30

地点:福田区皇岗路5001号深业上城L3层‌联合书店

嘉宾:邵栋(香港都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助理教授、作家)、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10月18日,作家邵栋将做客深圳联合书店,与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方可成一道,聊聊《不上锁的人》中那些让人念念不忘的故事,聊聊网络技术时代人们的情感与欲望。

南京|夜市街、咖啡馆、小吃店,以及《所有那些偶遇》——胡成新书读者见面会

时间:10月18日(周六)15:00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嘉宾:胡成(自由撰稿人、摄影师)、晏藜(图书编辑、写作者)

作家胡成携新作《所有那些偶遇》,完成了一次从历史深描到现实速写的转身。8年,过世间——他从西北关陇,走向市井街头,以行旅者的谦卑与敏锐,定格与陌生人的每一次交汇。他的文字,捕捉尘土中真实的生活片段,记录偶遇中普通人具体而微的悲欢。10月18日,胡成将来到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与本书编辑、青年作者晏藜一起聊聊如何捕捉和留存那些稍纵即逝的生活诗意。

南京|爱德华路易对谈鲁敏:自白的勇气,以文学破茧

时间:10月19日(周日)15:00-17:00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嘉宾:爱德华路易(作家)、鲁敏(作家)

写作,从一开始就是法国作家爱德华路易的武器。写作帮助他逃离了那个他必须逃离的世界,他延续并激进了由安妮埃尔诺所开创的“私人叙事”传统。10月19日,爱德华路易将来到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与同样善于勘探人性幽微的中国作家鲁敏,以及资深法语译者黄荭,展开一场穿越语言与经验边界的对谈。

南京|自然不会亏负爱她的心灵——《林中足迹》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9日(周日)15:00

地点:鼓楼区中山北路346号老学堂创意园东区6栋朴阅书店人文阅览室

嘉宾:邱墨楠(科普作者、译者、插画师)、郑南七白(插画师、漫画作者)

在苏格兰高地上,英国博物学家约翰利斯特-凯常常追寻着那些不常见的野生动物的踪迹,并以无限的耐心和细致入微的观察。《林中足迹:森林与河岸的秘密生活》一书中,记录下了一场场精彩的自然好戏。10月19日,本书译者邱墨楠、本书封面插画师郑南七白、本书编辑许丹将做客朴阅书店,带你翻开这本写给鼬科动物的情书。

南京|摄影艺术与存在显形——叶锦添《凝望》分享会

时间:10月19日(周日)19:00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嘉宾:叶锦添(电影与舞台美术指导、服装设计师、视觉艺术家)、卢妮(南视觉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

从1986年参与第一部电影《英雄本色》,到2001年凭借电影《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叶锦添于一部部电影的美术与服装设计里,淬炼着对视觉、叙事与文化的深刻理解。叶锦添的诸多头衔与殊荣中,容易被人忽略的是他摄影师的身份及在摄影领域的创作。在他的首部摄影随笔集《凝望》中,摄影并非简单的创作,而是一种“洞见”与“神圣的窥探”。10月19日,艺术家叶锦添与策展人卢妮将来到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与我们一同凝望,那些被定格的存在瞬间。

杭州|为什么凯恩斯认为经济学是道德科学和逻辑学的一个分支?

时间:10月18日(周六)10:15-11:45

地点:西湖区之江路51号浙江大学之江校区钟楼三楼报告厅

主讲人:李井奎(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1939年到1940年,著名经济学家、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对当时新兴的计量经济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这一抨击主要集中在计量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的简丁伯根为国际联盟所做的商业周期研究上。凯恩斯认为,经济学是道德哲学和逻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种思维方式,他坚定地排斥计量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变成一门伪科学的企图。凯恩斯认为,经济学的进步几乎完全在于模型选择的逐步改进,而以庇古为代表的后来的古典学派,其所犯下的严重错误就是过度使用了一个过于简单或过时的模型,而没有看到改进模型所带来的进步。在凯恩斯看来,经济学与典型的自然科学不同,因为它所应用的对象于许多方面在时间上并不是同质的,模型的目的在于,把半长久或相对不变的因素与那些短暂或变动不居的因素分离开来,以便形成一套思考后者的逻辑方法,并理解它们在特定情况下产生的时间序列。

杭州|创造即奇遇——孔亚雷《奇遇夫人》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8日(周六)14:00-16:00

地点:拱墅区丽水路58号远洋乐堤港B区单向空间1F

嘉宾:孔亚雷(作家、译者)、恶鸟(联邦走马创始人)

历时六年,作家孔亚雷在莫干山下完成了他的全新小说集《奇遇夫人》。在莫干山玩机车的联邦走马创始人恶鸟称其复古而迷幻,叙事的闪烁风格正如这本书封面的质感。10月18日,孔亚雷与恶鸟将做客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分享他们在莫干山的非常规生活,以及他们创造的奇遇时刻。

杭州|重读马歇尔,反思当代经济学——《雄鹰翱翔: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传》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9日(周日)14:00

地点:西湖区体育场路533号弥陀寺公园内晓风明远BOOK

嘉宾:罗卫东(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旭昆(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宁波大学商学院教授)、程晨(浙江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马歇尔,作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者之一,他在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系统化了供求、弹性、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剩余等概念,奠定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雄鹰翱翔: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传》不仅是一个经济学家的生平故事,更是一部经济学从哲学走向科学的知识史。10月19日,在晓风明远Book,罗卫东、张旭昆、程晨(本书译者)三位老师将和读者一起分享《雄鹰翱翔: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传》,重读马歇尔,反思当代经济学。

杭州|打捞历史泥潭里的匿名传奇——漓江文学奖得主刘楚昕《泥潭》新书分享

时间:10月20日(周一)19:30-21:00

地点:西湖区曙光路184号阅见西湖2F报告厅

主讲人:刘楚昕(写作者)

2025年,34岁的刘楚昕凭借长篇小说《泥潭》获得第二届漓江文学奖虚构类奖。几乎在一夜之间,这位“新人作家”被文学圈与读者热烈讨论。但鲜有人知道,在这光亮到来之前,他经历了整整十年的退稿生涯。十年间,他在拒绝与沉默中写下《泥潭》,一部关于困境与自我拯救的小说。在泥潭之下,是更深的时间与命运;在泥潭之上,是每一个仍然选择书写与思考的人。10月20日晚,让我们在西湖边,倾听一个作家十年沉默后的发声。

成都|每个历史学家都有一个小说梦——《盲春秋》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7日(周五)19:00-21:30

地点:锦江区东玉龙街37号三楼半屋顶上的樱园

嘉宾:何大草(小说家)、董曦阳(出版人)

小说家何大草的新作《盲春秋》,用极其细腻的笔触,以明朝末代公主朱朱的视角和对世界的感触讲述她眼中发生的一切,借时间为横轴的话,朱朱的人生在轴上跳跃,形成与母亲、与父皇、与老刘公公等不同的故事区间。10月17日晚,何大草将携新书《盲春秋》来到屋顶上的樱园,与读者分享白发公主口中的父皇崇祯,在虚构与真实的罅隙中,触摸历史的体温。

成都|传奇与诗意——司马迁笔下的众生

时间:10月17日(周五)19:30-21:00

地点:锦江区中纱帽街8号太古里负一层M68-70号方所

主讲人:高盛元(作家)

一部《史记》写三千年历史,揽众生相,虽然是史书,却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作为创作者的司马迁,其本人经历的传奇性同样不亚于他笔下的人物——他在人生的低谷期创作出流传千古的《史记》。阅读《史记》给人带来的快感,不亚于小说。司马迁到底是如何将故事与人写得如此深入人心?10月17日晚,年轻人喜爱的古典文学解读人高盛元将携带新书《现场:细读<史记>》做客方所成都店,带大家领略《史记》中的传奇与诗意。

成都|故事的边境,或边境的故事——徐则臣《域外故事集》分享会

时间:10月18日(周六)13:00-13:50

地点:高新区世纪城路198号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1号活动区

嘉宾:徐则臣(作家)、刘亮程(作家)

徐则臣的《域外故事集》,撕开了不同文明相遇时那些看不见的褶皱和孤独。十则横跨九国的故事,情节带着《聊斋》般的诡谲与拉美式的荒诞,却无比真实地戳中我们共通的软肋——身份的焦虑、沟通的无力、乡愁的绵长。10月18日下午,徐则臣将与作家刘亮程相聚天府书展,以“故事的边境,或边境的故事”为题,开启一场关于边境故事的对话。

成都|宋代的四川为何谣言满天飞——《如临大敌》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8日(周六)14:30

地点:青羊区窄巷子30号三联韬奋书店

嘉宾:黄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吴华(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谣言,是历史的另一种真相。它不仅是流言蜚语,更是未被书写的社会情绪、未被听见的民间声音。2025年6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黄博推出新作《如临大敌:谣言恐慌与大宋王朝1054》,以一场发生在北宋中期的谣言危机为切口,带领读者穿越回1054年的四川,走进一场由“听说”引发的历史风暴。10月18日下午,让我们与《如临大敌》一起,回到1054年的四川,听见那些被正史遗忘的声音。

成都|从少年天子到孤傲失败者——《盲春秋》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8日(周六)14:30

地点:武侯区益州大道1999号银泰城购物中心L4层轩客会

嘉宾:何大草(小说家)、长社(普通读者)

10月18日,小说家何大草将携新书《盲春秋》做客轩客会书店,与读者长社对谈,聊聊这本新作。

成都|一个人的村庄,每个人的长命:刘亮程《长命》读者见面会

时间:10月18日(周六)15:00-15:50

地点:高新区世纪城路198号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主展场1号活动区

主讲人:刘亮程(作家)

许多人曾在《一个人的村庄》中,记住那个扛着铁锹、在旷野里闲逛的人,也记住那片土地上日出日落。在刘亮程新作《长命》中,这份生命的厚度被延伸至每一个人,每一个家族、每一代人。我们在祖先与子孙之间,被时间延续成“长命”,上下皆是生命生长的路,这是生命永远的路。

成都|职校生,是一种社会处境——“第一人称”书系《我是职校生》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8日(周六)19:00-21:00

地点:金牛区马鞍街45号晚读书店

嘉宾:陆千一(写作者)、梁自存(HOPE学堂发起人)

《我是职校生》是一部教育主题的纪实性自述文集,呈现了我国西北地区一所大专职业院校师生多样的人生故事。10月18日晚,作者陆千一将与嘉宾梁自存一起做客晚读书店,分享这本新书。

成都|将生活淬炼成传奇——刘楚昕《泥潭》图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9日(周日)10:30

地点:武侯区府城大道中段88号招商花园城文轩BOOKS一楼阶梯剧场

主讲人:刘楚昕(写作者)

历史书写的权力究竟属于谁?属于纪念碑上的英雄史诗,还是泥潭中挣扎的无名者?10月19日,天府书展期间,我们邀请到第二届漓江文学奖虚构类奖得主刘楚昕,携新书《泥潭》做客文轩BOOKS高新店,分享《泥潭》创作的心路历程,为我们揭示如何穿透宏大叙事的表层,抵达历史泥潭的深处,倾听那些无名者在精神跋涉中的回响。

成都|何以华夏:解码中国人的文化源代码——《中华文明的精神追求》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9日(周日)14:00-15:10

地点:武侯区府城大道中段88号招商花园城文轩BOOKS一楼阶梯剧场

嘉宾:刘石(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黎海超(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戴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

《中华文明的精神追求》以天道、治世、修身三大维度为经,天地、生生、阴阳、和合、天下、礼乐、家国、日新、天人、君子、信义、仁善12个角度为纬,织成丰盈的文化锦绣,既有囊括寰宇的格局,也含洞幽烛微的体察,呈现中华文化价值体系的脉络肌理。10月19日,天府书展期间,我们邀请学者刘石、黎海超、戴路,做客文轩BOOKS高新店,分享新书《中华文明的精神追求》。

成都|看见职校生:一个职校语文教师的实践和写作——“第一人称”书系《我是职校生》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9日(周日)14:00-16:00

地点:锦江区锦华路一段68号万达广场3层新华文轩书店

主讲人:陆千一(写作者)

《我是职校生》的作者陆千一曾在职高任语文教师两年,10月19日,她将做客新华文轩锦华店,讲述自己职校语文教师的实践和这本新书的写作。

成都|《大明神木记》中的历史地理之谜

时间:10月19日(周日)14:30

地点:武侯区科华中路9号王府井百货购物中心4层轩客会

嘉宾:龚静染(作家)、李忠东(地质专家、科普作家)、刘乾坤(作家、《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编辑)

《大明神木记》以明朝“神木”为轴,揭开一段被遗忘的史实:永乐年间,西南深山中的千年楠木被冠以“神”名,成为皇权象征。百万巨木跨越险峰激流,北运千里,筑就紫禁城的辉煌,却也耗尽国力、撕裂山川,埋下帝国衰落的伏笔。作者龚静染深入四川山地实地考察,结合文献与口述,还原真实历史现场。10月19日,龚静染将携新书做客轩客会,和大家一起分享“神木叙事”背后的权力、欲望与自然之殇,揭开明朝由盛转衰的隐秘线索。

成都|从茶馆说起,成都的公共空间是如何形成的?

时间:10月19日(周日)19:00-21:00

地点:高新区盛华北路116号铁像寺水街二期116号3栋104远家远书房

嘉宾:王笛(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讲席教授)、王牧之(一筑一事创始人)

一间茶馆如何成为公共空间的起点?历史学家王笛新书《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50-2000)》,恰好以微观历史的视角,把成都茶馆从 “日常场所” 写成了“公共空间演变的活标本”,让我们看清:一间茶馆里,藏着一座城市公共生活的样本。10月19日晚,我们邀请本书作者、著名历史学者王笛,与一筑一事创始人王牧之,围绕“从茶馆说起,公共空间是如何形成的”展开对谈,结合书中细节,聊聊茶馆如何承载成都人的公共生活,也会探讨当代城市里公共空间的营造逻辑,解锁“从历史看当下”的独特视角。

成都|成都茶馆的日常,探寻历史的蛛丝马迹——王笛新作《茶馆2》分享会

时间:10月20日(周一)14:00-14:50

地点:高新区世纪城路198号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②号活动区

嘉宾:王笛(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讲席教授)、黄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茶馆,是成都绕不开的文化符号——竹椅、盖碗茶、龙门阵,这里的每一处烟火气,都藏着城市的历史。历史学家王笛教授新书《茶馆2》,以细腻的笔触,将成都茶馆从日常空间升华为解读历史的窗口,带读者在茶桌间探寻岁月深处的故事。10月20日下午,在天府书展,本书作者、历史学家王笛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黄博,围绕“成都茶馆的日常,探寻历史的蛛丝马迹”主题展开对谈。两位学者将结合《茶馆2》的创作思路,拆解茶馆背后的历史,聊聊如何从微观视角解读城市文化,带大家在茶香中,解锁阅读历史的新方式。

成都|茶馆沸处,通览成都:作为城市的微观日常与百年通览——《茶馆2》《成都通览》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21日(周二)15:00-17:30

地点:锦江区菱窠西路9号东门市井龙门阵剧场

嘉宾:王笛(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讲席教授)、袁庭栋(巴蜀文化专家)、周东(电视台主持人)

一盏盖碗茶,沏开百年成都的市井烟火。从傅崇矩在《成都通览》中细数清末街巷里454家茶馆的喧嚣日常,到王笛在《茶馆》中描摹二十世纪下半叶茶客、堂倌、掏耳匠的鲜活面孔,成都的历史从未局限于宏大的事件与建筑,而是藏在每一张茶桌的龙门阵里,每一把竹椅的吱呀声中。本次对谈,我们邀您一同坐进这座“微观历史的茶馆”。我们将探讨,如何从茶碗的方寸之间,品读出社会转型的脉络、国家与社会的互动,以及成都人那份遇事不惊、从容不迫的生活哲学。在这里,历史不再是遥远的叙事,而是可触可感的日常细节——是掏耳匠手中的清脆一响,是说书人醒木拍下的满堂喝彩,也是茶客们摆不完的龙门阵里,藏着的最真实、最鲜活的成都灵魂。

长沙|汉朝人如何制衣?——《何以汉服》新书分享

时间:10月18日(周六)14:30-16:00

地点:芙蓉区韶山北路169号湖南图书馆阅览楼一楼多媒体演示厅

主讲人:左丘萌(学者)

煌煌汉服,熠熠生辉。马王堆汉墓服饰是“汉服”这一概念的源头。本期讲座,青年学者左丘萌携新作《何以汉服》莅临湘图讲坛。他将以马王堆汉墓服饰实物为基础,对照同时期同类实物及简牍文书记载,具体分析各类服饰的制作方法,多角度展示马王堆汉墓服饰的制作工艺细节,探索制衣的巧技与用心,与读者一起直观感受汉代服饰之美。

西安|食与货:全球史中的陕西及中国——《新食货志:25种商品塑造的全球经济史》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8日(周六)14:30-16:00

地点: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SKP购物中心10楼活动区SKP RENDEZ-VOUS

嘉宾:杜君立(通识历史写作者)、吕立峰(写作者、影评人)

通俗历史作家杜君立一直致力于围绕我们的日常生活写作历史,在《新食货志》中,他讲述了25种商品的历史,通过对这25种商品背后的历史细节的挖掘,为我们勾勒出了世界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基本脉络。10月18日,我们邀请杜君立、自由写作者吕立峰,一起聊聊这部“食货”经济史,带读者朋友们感受历史真实的生活气息和酸甜苦辣。

附:线上活动预告

刘亮程阿来:作家都是见过鬼的人 

时间:10月18日(周六)19:00

地点:抖音阿来书房、抖音刘亮程村庄

嘉宾:刘亮程(作家)、阿来(作家)

“我们从小就知道,这个世界,除了眼睛所见,还有一种看不见的生活。这些看不见、琢磨不透,又时常让人为之恐惧的东西,我们称之为‘鬼’。”当《长命》中的少女魏姑,遇见《云中记》里的阿巴,刘亮程与阿来,两位文学大家,将开启一场关于“鬼故事”的巅峰对话。10月18日晚,抖音直播间,他们将分享作家如何成为现实的通灵者,在文字中构建那个“看不见的世界”。

《本雅明传》——访问王璞

时间:10月19日(周日)15:00-16:30

地点:北大文研院微信视频号、抖音、哔哩哔哩

主讲人:王璞(美国布兰代斯大学副教授)

《本雅明传》是一部杰出的、里程碑式的本雅明传记。两位资深的本雅明研究者兼本雅明文集编者、英译者艾兰和詹宁斯,以900页之巨的篇幅,全景地描绘了本雅明的一生,以及20世纪初那个从昨日世界走向两次大战间的恢弘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