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5 日晚间披露2025 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亏损2900万至 35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475.21万元同比降幅达17.16%至41.4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2200万至2800万元。

  业绩分裂:非经常性损益吞噬主业盈利

  业绩数据的反差源于非经常性因素的剧烈冲击。公告显示,控股子公司青岛前沿海洋种业因 2019-2021年合作育苗业务不符合“海水养殖所得减半征收” 政策,需补缴税款1063.51万元及滞纳金872.31万元;另补缴2022年税款及滞纳金218.48万元,合计2154.3万元全部计入当期损益,直接减少归母净利润1249.49万元。

  与此同时,公司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290.37 万元,核销生长状态不佳的生物资产及损毁固定资产800.05万元,两项合计影响净利润减少1073.64万元。

  从季度节奏看,上半年是盈利窗口期。受益于虾夷扇贝供应偏紧、价格上行,公司积极采捕销售底播及浮筏扇贝,中报归母净利润达1014.91万元,同比增幅 146.39%。但进入三季度,鲜活水产品市场价量齐跌,扇贝毛利下滑,叠加海参加工品受消费结构变化影响滞销,主业盈利被快速侵蚀。

  行业分化:水产龙头逆势增长凸显经营短板

  目前来看,扇贝养殖高度依赖市场周期,上半年公司价格红利未能转化为长期优势,海参业务则陷入结构性困境,加工品销售不及预期折射出产品适配消费需求的能力不足。

  更严峻的是财务压力:截至6月末资产负债率高达95.16%,当期财务费用达2030.57万元,流动性紧张问题持续制约经营改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近年业绩波动频繁。2024 年归母亏损2191.26万元,同比降幅 354.69%,2025年一季度扣非仍亏损。能否扭转颓势,仍需观察四季度消费复苏与成本控制成效。

  (注:本文系AI工具辅助创作完成,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