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第八届上海大学生主持新人赛暨长三角邀请赛”在上海教育电视台演播厅顺利收官。本届赛事首次将参赛范围拓展至长三角地区,共吸引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高校的25支代表队、74名选手同台竞技。
经过两天紧张激烈的角逐,30名选手从复赛中脱颖而出,最终在决赛中评选出“最佳主持新人奖”3名、“优胜主持新人奖”5名及“优选主持新人奖”22名。其中,安徽影视协代表队的张怡然、复旦大学的唐艺馨、同济大学的曹铭洋三位同学凭借出色的综合表现摘得“最佳主持新人奖”,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与青春风采。

“最佳主持新人奖”
大赛以“声动未来 智启新声”为主题,在赛制设计上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及长三角区域文化元素,并创新设立“明日主播训练营”,通过专业讲座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提升选手的综合能力。
10月15日上午,复赛在上海教育电视台展开。来自25所高校的74名选手以三人为一组,依次进行1分钟“自我介绍”及围绕关键词展开的1分钟“即兴演讲”。赛场上,选手们或沉稳从容,或灵动幽默,在有限时间内迅速组织语言、构思内容,展现出扎实的语言功底与敏捷的临场反应,竞争十分激烈。
复赛结束后,主办方精心策划的“明日主播训练营”正式开启。训练营首项活动为文艺志愿服务与实践合作基地颁证仪式,标志着赛事两大创新举措的落地。首先,所有入围复赛的选手均获授“文艺志愿者”身份。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代表着一种责任。从此,选手们将以青年文化先锋的角色,把“服务人民”的职业理念,转化为未来播音道路上的自觉实践。
播音主持艺术既是专业学科,也是紧跟时代的实践艺术。据记者了解,本届大赛不止于竞技,更致力于搭建连接校园与行业、学业与就业的桥梁。为此,主办方特邀喜马拉雅、声影无界(上海)影视科技、天翼视讯传媒、上海萌兴网络科技、上象星作娱乐集团、上海丝芭影视、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上海满山乡遇文化旅游等8家业内代表性企业为选手提供实习与实践岗位,让明日主播的梦想有了更坚实的落点。

“融媒时代明日主播的‘根’与‘翼’”专业论坛
随后举行的“融媒时代明日主播的‘根’与‘翼’”专业论坛将训练营推向高潮。论坛由主持人引导,邀请上海东方卫视主持人何卿、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张慧鑫、上海福煦影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峰、厦门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及浙江传媒学院中国播音主持史研究基地研究员孙昊等嘉宾,与选手展开深度对谈。
嘉宾们围绕播音主持专业的“根”与“翼”展开阐释:“根”在于扎实的专业功底、深厚的人文素养与文化积淀;“翼”在于融媒技术运用、创新思维与个人风格塑造。论坛现场思想交锋、观点频出,为“明日主播”们点拨了融媒时代的成长路径与发展方向。
10月16日的决赛成为智慧与才华的集中展示舞台。在“今天我主持”个人秀环节,选手们在一分半钟内化身为新闻主播、文化使者或综艺达人。随后的“接力向前冲”团队战中,晋级选手通过抽签组成4支队伍,由AI出题展开4分钟接力主持,极大考验了团队协作与个人即兴反应能力。最后的“声动向未来”巅峰战,8强选手两两搭档,对现场评委进行即兴采访,提问犀利而不失风度,互动精彩纷呈,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选手们在舞台上挥洒自如,既展现出沉稳大气的台风,又不乏机智幽默的互动,全面彰显了当代大学生主持新人的专业潜力与个性魅力。

决赛评委团由业内资深专家共同组成
决赛评委团由业内资深专家共同组成,包括上海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上海教育电视台台长孙向彤,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主持人曹可凡,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广播电视台首席新闻主播何婕,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张慧鑫,浙江卫视首席主播、播音指导,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主任席文,以及安徽广播电视台首席播音主持白羽。评委们从语言表达、内容构思、舞台表现等多个维度对选手进行全面评判。
作为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倾力打造的品牌赛事,“上海大学生主持新人赛”已连续成功举办八届,始终致力于发掘和培养高校主持新人,搭建专业展示与交流平台。
本届赛事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市网络视听行业协会、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联合主办,江苏省电视艺术家协会、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安徽省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共同协办,标志着长三角地区主持新人培养与选拔迈入协同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