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中心城区,静安已有许多闪亮的“名片”:总部经济发达,首发经济亮眼,涉外经济稳居前列……

如今,37.37平方公里的辖区内,“科创气质”正越来越浓——“科创回归都市”浪潮下,静安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引擎,注重小切口、宽链接、强功能。落子布局中,三大产业集群引人注目:区块链、超高清视听、美妆健康。

“数通链谷”“视听静界”“美创静界”——新兴赛道中,静安正发力书写自己的“参赛答卷”。

“数通链谷”:打造区块链的创业乐土

时链科技是一家2016年成立的零碳数智化城市服务商,对创始人、CEO闫磊来说,企业最近一年的发展值得标记:2024年4月,成为静安“数通链谷”首批“谷民”,并迅速成长为智慧能源管理领域的“链主”企业,目前应用落地项目超过300个,覆盖建筑面积超3000万平方米。

“选择静安,是因为这里对新兴产业的扶持方向与我们‘区块链+双碳’的发展路径高度契合。”闫磊说。

时链科技的选择并非个例。在静安,区块链相关企业目前有186家,注册资本超70亿元,企业数量、规模在全市保持领先水平。2024年,以区块链为核心业务的企业营收规模近30亿,辐射带动上下游产业规模超210亿,税收规模超2.4亿。

“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静安以‘抢占新赛道、培育新动能’为目标,前瞻布局‘云、数、智、链’一体化发展路径。”静安区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志彬说,静安率先将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核心突破口,从建设区块链生态谷,到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再到打造“通全球、链世界”的国家区块链应用示范区,推动产业从初步探索迈向生态聚变。

“数通链谷”成立之初,静安区即成立工作专班,第一时间全面梳理园区企业产品、技术特征,绘制区块链产业“服务、资源、技术、应用”四个层次的生态图谱,沿着这四个层次当好“牵线红娘”,推动产能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集群优势。

在“数通链谷”,时链科技与楼上另一家区块链企业浦江数链“牵手”,协作开发“区块链能碳数链”。浦江数链每周举办链主企业例会,联合静安区数据局搭建政企沟通桥梁,通过政策引导、技术适配方案定制、收益共享机制设计,让闫磊曾经面临的数据流通壁垒被逐一攻克,在工业能碳管理领域实现新突破。

“数通链谷”四号楼的路演厅里,还有全国首个以区块链为主题的场景集市,帮助供需双方建立联系。有区块链需求的企业来到“数通链谷”,依托区块链应用场景对接平台,与区块链企业面对面沟通,成功破解“手握技术却找不到试验田”的困境。

实打实的政策支持也一路护航。静安围绕促进产业集聚和能级提升、深化场景应用和技术研发、提升行业品牌和影响力、强化人才支持和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

据悉,静安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集聚100家链主企业,形成上下游1万家生态企业,打造300个标杆性应用场景。

“视听静界”:构筑超高清视听产业高地

国庆中秋双节同庆,第三届“闪亮上海”静安国际光影展(2025)之“闪亮上海 静安光影季”在苏河湾区域璀璨上演,为假期生活添彩。

浪漫光影,不只是静安的“造节”,更是城区日常、发展活力。这次的静安国际光影展,特别聚焦“超高清发展年”,将光影展映视为前沿视听技术的天然试验场与展示窗。8K超高清投影细腻还原画面纹理,立体声场营造沉浸氛围,交互传感技术让观众流连忘返。

2024年底,“视听静界”上海超高清视听产业集聚区揭牌,明确超高清视听产业作为市区协同推进的新赛道产业,乘风而行。

静安有基础。在静安中环两翼,超高清视听产业百花竞艳,已逐步形成规模效应。上海市超高清视频产业市北高新示范基地、大宁创芯谷、上海多媒体谷园区——国家级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环上大国际影视园区和中国灵石电竞中心等园区各具特色,不断吸引产业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

此外,作为上海中心城区,静安文创产业资源丰富,在广播电视、影视制作、动画动漫、电竞游戏等方面能够提供有力的内容支撑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为超高清视听产业集聚发展打下扎实的“实践土壤”。《生命的纪元》《永恒的巴黎圣母院》《明扬四海:郑和与青花》等沉浸式体验展亚洲首展纷纷亮相,《消失的法老》创下10万人次观展、2000万票房的纪录;今夏中国首部沉浸式VR大电影《封神前传:一个女将军的殷商盛世》更是引发热潮……

“我们想通过对于VR大空间内容制作的不断探索,成为国内虚拟现实电影产业中的顶尖制作公司和行业引领者。”创享灵境CEO张亦弛说。

创享灵境注册在市北高新园区。选择静安,企业看中的不仅是静安中环两翼深厚的数字内容产业基础,更是“视听静界”超高清视听的政策“东风”。

静安区率先出台超高清视听产业扶持政策,更以“千万级专项资金池”“技术研发奖励机制”“顶尖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等创新举措实现突破性制度供给。

静安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主任王志佳介绍,该政策适用于从事超高清视听芯片设计研发、采集设备、内容制作、传输分发、终端显示、应用场景等各环节研发、生产和服务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机构,以及超高清领域优秀人才。政策聚焦产业能级跃升、引领创新驱动、培育应用场景、布局产业生态等方面,对超高清视听产业给予全方位支持。

目前,静安已吸引灿瑞科技、SMG、天翼数字生活、喜马拉雅、风语筑等产业链上下游160多家企业,逐步构建起“超高清+AI+应用”的特色优势,形成从超高清芯片设备、数字技术、内容制播到终端呈现的完整产业链基础,未来还将打造更多“科技+文化+消费”融合创新案例,展现元宇宙时代的内容创制实力。

“美创静界”:发力美妆健康千亿级生态社区

9月底,“美创静界”美妆健康创新生态社区亮相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开幕式,这是静安重点打造的又一产业创新平台,剑指千亿级产业集群。

“美创静界”5月在大宁功能区投入运营,从概念设计到载体落地仅用26天,一期近万平方米的研发孵化核心区就此点亮。这是静安与欧莱雅集团、凯辉基金设立“凯辉创美未来基金”,探索外资链主企业与科技初创企业的化学反应后的又一创举。

静安是全球化妆品总部集聚地,众多国内外知名美妆护肤企业在这里集聚发展。一方面,知名外资企业渴望与中国创新能力融合,满足更多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静安辖区内的临床资源也需要加强自身科研成果转化……“美创静界”,正是瞄准这些需求的复合型创新载体。

此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与“美创静界”签约合作,助力建设公共实验室和皮肤健康评价研究中心,并在设备技术、临床数据等方面给予指导与支持。华山医院还带来“小伙伴”森特维生物医学——一家成立仅18个月的护肤领域初创企业。双方已经在皮肤健康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突破,共同研发类脂质包裹体系在婴幼儿皮肤屏障功能修复中的应用。

“合作可以加速研发过程、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同时提高产品的市场接受度。此外,还能促进知识交流,让医院研究人员更了解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让企业接触到最新科研成果。”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吴文育说。

截至目前,“美创静界”已初步形成以“专业服务、成果转化、孵化加速”三大功能为核心,集“美妆科技+临床转化+首发经济”于一体的产业布局。未来,其二、三期将在静安区内持续拓展生态空间,总规模预计将达5万至10万平方米。

据悉,到2028年,静安将打造出千亿级美妆健康产业集群:培育3至5家50亿级龙头企业、10个国际领军品牌,并推动50项AI等数智技术深度赋能产业。为此,静安还将着力探索共建实验室,大力突破核心原料,落实AI驱动研发,进一步强化医研融合创新策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