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崔先生近日向澎湃公众服务平台“服务湃”(https://tousu.thepaper.cn)投诉称,他于9月中旬打了一辆新能源电动网约车前往石家庄火车站,支付时发现原本11.9元的打车费变成了14.9元,多出的3元为燃油附加费。

崔先生的行程显示车费为11.9元

崔先生说,他查询此前的部分滴滴出行订单发现,都额外收取了燃油附加费,从0.5元到3元不等。他要求滴滴出行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多收取的费用退一赔三,并调查所有乱收燃油附加费的行为。

接到崔先生投诉后,澎湃新闻联系滴滴平台了解情况,工作人员称该笔订单被额外收取的3元附加费,是当事出租车司机打着“燃油附加费”名义违规收取的费用,非平台收取。针对司机的违规行为,平台已于9月19日从司机收入中扣除违规收取的3元退还给乘客,并按照相关规则对司机进行处罚。

石家庄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则表示,石家庄客运出租车的燃油附加费为0.5元,价格至今没有变动,此前的通知文件上写的是出租车,没有关于网约车的具体表述。

乘客称坐电动汽车被扣了3元燃油附加费

据崔先生介绍,今年9月19日,他因有事外出,便在滴滴出行平台叫了一辆车去石家庄火车站。崔先生到达目的地后支付了14.9元,他说,自己对这段路比较熟悉,也曾打车往返,14.9元的车费比他预想的高出了一些。经过仔细对比,他发现多出的3块是燃油附加费。

支付时变成14.9元

“我打到的是一辆电动汽车,不应收取燃油附加费,他们却收了我3块,我认为非常不合理。”崔先生称。

崔先生查询相关规定发现,石家庄市交通运输局于2022年曾发布文件,自当年5月20日起,市区客运出租车计程计价设备上每乘次加收0.5元燃料附加费,此次加收燃料附加费不包含现运营的新能源纯电客运出租汽车。

崔先生不明白电车为什么要收取燃油附加费,且远高于交通运输局规定的金额。

“滴滴反馈是补偿一张3块钱的代金券,我不能接受这样的处理方式。我翻看了自己之前的订单,发现多收燃油附加费的操作并不是一次两次了,只补偿3元的话,那之前多收取费用的行为就是默认不管了?”崔先生说。

崔先生提供的订单截图显示,从2025年8月29日到9月19日,他在滴滴出行平台共有3笔订单被收取了燃油附加费。

崔先生联系到石家庄交通运输局反映了该问题,工作人员回复称,在与滴滴出行协调后,平台同意补偿消费者三张15元出租车优惠券。对此,崔先生依然表示不能接受,他要求滴滴出行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他此前被多收燃油附加费的订单进行退一赔三处理,并对事件进行说明,给所有乘客一个交代。

消费者投诉后,石家庄交通运输局的回复。

滴滴称已对违规收费司机进行处罚

澎湃新闻检索发现,在各大社交平台,不少乘客曾投诉滴滴司机违规收取燃油附加费的现象。一些网友反映,司机违规收取0.5元到5元不等的燃油附加费,乘客投诉后,平台大多数的解决方案为赔偿打车代金券、扣除司机服务分等。

据了解,目前杭州、哈尔滨、大连、南昌、石家庄等地明确收取燃油附加费,但燃油附加费通常与油价挂钩。在可以征收燃油附加费的车辆类型上,各地文件明确规定,收取燃油附加费的车辆为出租车,新能源出租汽车不得收取燃料附加费。

10月21日,澎湃新闻的记者联系到石家庄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表示,自2022年5月20日起,石家庄客运出租车的燃油附加费为0.5元,价格至今没有变动。而关于燃油附加费是只针对出租车还是也包括网约车,工作人员回复称文件上写的是出租车,没有关于网约车的具体表述,想要进一步了解可以咨询网约车平台方。

市场监管局的回应

澎湃新闻联系了滴滴出行,工作人员回复称,根据石家庄当地政策,石家庄燃油出租车计程计价设备上每乘次可加收0.5元燃料附加费,新能源出租车无此费用。而崔先生投诉的该笔订单被额外收取的3元附加费,是当事出租车司机打着“燃油附加费”名义违规收取的费用,非平台收取,平台禁止司机违规添加费用。根据平台规则,严禁司机违规添加费用,针对司机的违规行为,平台有相应的治理和处罚规则,在接到用户反馈后,平台已于9月19日从司机收入中扣除违规收取的3元退还给乘客,并已按照相关规则对司机进行处罚。

对此,北京市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吴风虎律师认为,若平台未在消费者下单前明确告知相关燃油附加费用的收费标准,或收费标准高于国家对于燃油附加费的规定,则平台方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在保留相关证据后,可以与平台方进行协商,要求其就收费依据作出明确说明,并退还多收费用;若协商无果的,消费者可向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举报;必要时,消费者也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