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陈先生,高市早苗成功当选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这将给日本政治带来什么变化?

特约评论员 陈冰:高市早苗当选成为日本宪政史上首位女首相,就是日本政治的显著变化,意味着日本这个男权比较强大的国家,可以接受女性首相了。她带来的第二个变化是,过去自民党和公明党进行了长达 26 年的合作,联合组建政府,但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后,公明党不再和自民党合作。于是高市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日本维新会,成立联合政府。日本维新会是一个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强烈主张修宪,保留自卫队的战斗力,并且推行免费教育、小政府、地方分权等政策,这意味着自民党和维新会组建的联合政府,将更加右倾。除此之外,日本政治变化不大,都得设法解决现实问题,都以维护政治稳定为己任。

从高市的组阁情况看,她把自民党内的总裁竞争者都安排得比较得当,可以凝聚党内团结。从政治主张看,高市比较右倾,在对待历史问题和邻国关系上可能比石破茂要激进一些。她主张修宪,删除 " 放弃战争 " 等条款,把自卫队更名为 " 国防军 ",不反对参拜靖国神社,对承认日本有错的村山谈话持否定态度,经济上则要继续走安倍路线,主张通过扩大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高市政府即将遇到的挑战是,新政府推动的预算和其他法案能否顺利通过,因为自民党和维新会在众院的议席,还差 2 席才能达到多数,不少法案都是因 1 票、2 票之差而败北。维新会也反对企业政治捐款,与自民党政见不同。这些都是定时炸弹,不知道在什么时间爆发。可以说,自民党和维新会的联合执政是比较脆弱的,不排除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会出现政治危机。

直新闻:日本新政府成立后,日美关系将如何变化?特朗普和高市早苗能和睦相处吗?

特约评论员 陈冰:特朗普和高市早苗是一类人,都是右翼民粹主义者,都把国家安全摆在重要位置,分别强调 " 美国第一 " 和 " 日本优先 ",这埋下了冲突之源。当两国都要强调本国利益第一的时候,日美出现冲突时,双方就难以妥协和谅解。高市很快要面临的考验是接待特朗普来访。

特朗普即将访日,表面上看给高市给足了面子,但实际上他是伸手要钱来的。特朗普说他本月底访日,主要议题是协商日本对美投资及防卫费分担,要求日方切实履行 5500 亿美元对美投资的承诺,敦促日方在能源、半导体、重要矿产等领域提出更具体投资计划,并要求日本停止从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在防卫费上,美方已私下要求日本将防卫支出提高至 GDP 的 3.5%,其中可能涉及增加驻日美军的驻留经费。这不是一笔小钱,高市得谨慎处理。

在地缘战略上,特朗普和高市都认同要推动所谓 " 印太战略 ",在军事领域联手对抗中国的影响力,但日本并不是一个猛子扎进 " 印太战略 " 协助美国。它还有其他的抓手,比如通过与印度、东盟、韩国、澳大利亚加强安全合作,来凸显其在亚洲的军事影响力。安倍想让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军事强国,高市也有类似的想法。她就任首相后把首次外访地点选择在马来西亚,参加东盟会议,就表明她要加强与亚洲的联系。

直新闻:高市当选日本首相后,中国外交部回应说,期盼日本信守在历史、台湾等问题的承诺,为什么要强调这两点?中日关系会怎样演进?

特约评论员 陈冰:中国外交部强调历史和台湾问题,是有的放矢,是对高市可能的政策敲警钟。高市对历史的态度,大致有三点,一是支持修宪,要求把日本自卫队改成 " 国防军 ",删除和平宪法中 " 放弃战争 " 等条款。这是变相对二战历史的否认,旨在让日本成为一个 " 正常国家 ",成为亚洲军事强国。二是高市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并称当首相后会酌情作出判断,似乎不反对 " 拜鬼 "。这是明显的态度不端正,对历史不反思、不认错。三是她对 " 日本单方面认错 " 的村山谈话不满意,似乎要推卸日本侵华战争的责任。所以,中方特别强调,希望日方信守在历史问题上的承诺。

高市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基本上是支持 " 台独 "。今年 4 月,她以议员身份窜访台湾,与赖清德会面,受到 " 台独 " 人士的追捧。回到东京后,她公开建议日本与台湾建立 " 准安全联盟 "。在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期间,她重申安倍的 "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说不能以武力改变台海现状,台湾是日本 " 珍贵的朋友 "。她当选自民党总裁的第一天,在社媒平台上发的第一条推文,就是强调 " 日台 " 关系,说 " 台湾是珍贵的朋友,‘台日’拥有基本价值观 "。

高市担任日本首相,会不会延续安倍的外交路线还有待观察,但中方提前提出自己的关切,给高市处理对华关系上打一剂预防针,也是必要的,以敦促她作出正确的选择。

作者丨陈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