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6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称,组建 12 个督察组,于 10 月中旬起分别进驻天津市、吉林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甘肃省和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国务院国资委,开展 2025 年常规统计督察。

截至 10 月 20 日,12 个督察组已全部进驻,担任督察组组长的有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康义,副局长毛盛勇、阮健弘等。

第 1 统计督察组进驻山东省

第 2 统计督察组进驻福建省

第 3 统计督察组进驻江西省

第 4 统计督察组进驻天津市

第 5 统计督察组进驻甘肃省

第 6 统计督察组进驻吉林省

第 7 统计督察组进驻民政部

第 8 统计督察组进驻水利部

第 9 统计督察组进驻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 10 统计督察组进驻国务院国资委

第 11 统计督察组进驻生态环境部

第 12 统计督察组进驻应急管理部

开展统计督察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国家统计局的重大政治任务。

2018 年 9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

上述规定明确,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授权,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统计督察,监督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工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统计法律法规、国家统计政令等情况。

几年来,国家统计局已开展了多次统计督察,一批统计违纪违法案件得到严肃查处,影响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职权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纠治。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个别地方基层党政干部仍未摆脱 " 数字出官、官出数字 " 的畸形政绩观,盲目攀比增长速度,热衷于在统计数据上 " 做文章 ",搞 " 数字政绩 "" 虚假政绩 "。

需要说明的是,统计造假,绝不是简单的 " 数字游戏 ",能直接影响到宏观政策的科学性,干扰甚至误导宏观决策,更侵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老百姓常说的 " 数据注水 ",背后往往是真实民生的被掩盖、被扭曲。

如何遏制统计造假?

一方面,需强化制度保障之基。2023 年 12 月,党中央印发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 " 统计造假 " 纳入违反党的工作纪律有关条款;2024 年 9 月 13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决定,对统计造假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予以强化,补齐法律制度短板弱项。另一方面,就是要持续发挥督察利剑之效。

负责统筹、指导、协调、监督统计督察工作的是国家统计局。在此次 12 个督察组进驻之前,10 月 16 日,2025 年常规统计督察动员部署会在北京召开。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康义强调,要有效发挥督察 " 利器 " 作用,始终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实事求是,敢于动真碰硬,增强督察的权威性震慑力。

动员会之后,督察组便立刻进驻。政知君注意到,各个督察组在被督察地方或单位实地督察的时间均为 13 天左右。

根据中央的规定,统计督察主要采取的方式包括:

召开有关统计工作座谈会听取情况汇报;与被督察地区、部门有关领导干部和统计人员进行个别谈话;调阅、复制相关文件、会议记录等材料,进入被督察地区、部门统计机构统计数据处理信息系统进行比对、查询等。

此外还有一个方式,就是设立统计违纪违法举报渠道,受理反映被督察地区、部门以及有关领导干部统计违纪违法行为问题的来信、来电、来访。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各个督察组均已对外公布了举报电话、举报信箱、举报电子邮箱、受理举报期限及时间。

督察组都是带着任务来的。政知君了解到,督察组的重点包括——

统计法定职责履行、统计违纪违法现象治理、统计数据质量提升,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统计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实防治统计造假责任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被督察地方或部门领导现场表态。

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说,要全力抓实问题整改,对督察反馈问题诚恳接受、照单全收,做到边督边改、即知即改、改彻底改到位。要全力补齐制度短板,不断开展自查自纠,健全完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推进全省统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吉林省委书记黄强说,各地各部门要全力配合统计督察组开展工作。对督察指出的问题诚恳接受、照单全收,压紧压实责任、严肃追责问责、深化标本兼治全面抓好整改,不断增强统计法治意识、提升统计治理能力,守牢统计数据质量线。

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陆治原说,要实事求是汇报情况,全力配合督察,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 " 两个确立 "、坚决做到 " 两个维护 ";要认真做好督察 " 后半篇文章 ",统筹抓好立行立改和持续整改,充分运用督察成果,推进以改促建、以改促治,健全防治统计造假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