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平台上“5万元游南极”的帖子持续升温,这一南极旅游的价格与前几年动辄十几万、二十万的报价形成鲜明反差。

 

界面新闻在微博上发现,不少网友晒出“5万元南极打卡”的旅游功略,称可以通过提前预订、选择探险船型、自助安排中转航班等方式,以较低成本完成南极之旅。

据封面新闻报道,伟大航路邮轮平台工作人员介绍,南极游价格跨度较大,5万至50万不等,受出行时间、航线等多重因素影响。12月至1月旺季价格偏高,常规南极半岛线路更亲民,深度线路则价格更高。目前一款11月启航的11天10晚航线,折扣后约合6.3万元,可近距离观赏极地生灵与景观。同时,中国国家地理2025年同款南极行程较2024年降价2.5万元,平台“尾单”也普遍便宜2万至3万元。

界面新闻在某旅游网站上了解到,南极半岛旅游路线往往叠加阿根廷等路线,目前最低报价在7.58万元左右。

据投资界报道,业内人士指出,南极旅游价格下探的背后,是供需关系变化与市场内卷加剧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业者分析称,2023-2025年间,中国赴南极游客数量持续增长,2024-2025季达11705人次,跃升为全球第二大客源国。

然而,游客增长并未同步带动消费热情,部分消费者开始观望、比价,导致市场从“卖方市场”迅速转为“买方市场”。一些中小型旅游服务商为清库存,率先降价促销,引发连锁反应,连头部平台也被迫卷入价格战。

与此同时,南美地区通胀高企、机票和地接成本上涨,使得南极旅游产品成本持续攀升。价格下降与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令不少旅游服务商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甚至出现亏损风险。

尽管“5万元南极游”吸引眼球,但业内人士提醒,游客应理性看待低价宣传,警惕部分商家以“尾单”“清仓”为名的营销噱头。南极旅游价格构成复杂,除船票外,还包括国际机票、签证、保险、装备、小费等,实际花费往往高于宣传价格。

此外,不同船型、航线、服务标准差异巨大。豪华邮轮与探险船、半岛线与三岛线、舱位等级不同,价格差距可达数倍。游客在选择产品时,应综合考虑自身需求、预算与服务质量,避免因盲目追求低价而影响旅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