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郭聪聪

最近几天,关注周杰伦的粉丝们都注意到了周杰伦动态的反常——往常分享音乐创作、家庭日常的 " 周董 ",突然画风一转,接连发布两条动态 " 寻人 " ,配图直指合作多年的魔术师好友蔡威泽。

第二条动态里,周杰伦更是直接喊话蔡威泽:" 这个朋友已经消失一阵子,给了一堆借口,我也都相信,请你好好表演完。你以为我不是魔术师吗?再不出现,你就完了 ",随后网友发现,周杰伦已取消了对蔡威泽社交账号的关注,两人关系破裂的信号十分明显。

据三湘都市报援引媒体报道,这起 " 寻人 " 事件背后另有原因:原来,周杰伦在几年前将 1 亿元新台币(约合 2300 万元人民币)委托蔡威泽代为操盘比特币。而如今操盘手失联,这笔巨额资产的去向也成了谜,周杰伦多次寻找无果后,才选择公开喊话。

" 托熟人代投的行为在币圈并不少见,由此引发的纠纷在司法实践中也屡见不鲜。"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肖飒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多名业内人士同样向记者表示,委托熟人代投的风险极高,不但缺乏法律保障,更因操盘手多为非专业人士,并未建立起相应的风险对冲机制,一旦遭遇市场黑天鹅,极易血本无归。

这场围绕着多年兄弟情、上亿台币虚拟资产与 " 消失 " 操盘手的风波,也如一起 " 罗生门 ",不仅让粉丝围观,也将加密货币投资中的人性考验、信任风险彻底推到了聚光灯下。

事件进入公众视野,是周杰伦在其拥有超过千万粉丝的 Instagram 账号上的连续发声 " 寻人 "。

周杰伦先是发布了一则动态:" 有谁看到这位把自己也变不见的魔术师,通知我一下。" 配图直指他的多年好友——魔术师蔡威泽。

没过多久,周杰伦再发一条动态向蔡威泽喊话,语气明显加重。" 这个朋友已经消失一阵子,给了一堆借口,我也都相信,请你好好表演完。你以为我不是魔术师吗?再不出现,你就完了。" 随后,有网友发现,周杰伦已取消了对蔡威泽的社交账号关注。

面对周杰伦的公开喊话,蔡威泽在约一小时后作出了回应。

他先是转发周杰伦的动态,附上 " 真的很久没出现 " 的文字和打招呼贴图,随后又发了一条黑底白字的声明:" 抱歉,我会停用社媒一段时间,暂时不会回复讯息。" 这番回应,并未提及其消失原因及两人间的矛盾。

据相关报道,事实上,周杰伦寻找蔡威泽已长达数月,背后涉及高达上亿元新台币的纠纷,而矛盾的焦点,直指加密货币投资。

据报道,周杰伦的公司杰威尔音乐也受到了牵连,公司已收到了第三方追讨的文件,疑似蔡威泽曾以杰威尔音乐的名义进行其他融资或交易,如今蔡威泽失联,债主自然找到了周杰伦的公司。以往对传闻积极回应的杰威尔音乐,此次对此事仅表示 " 抱歉不予回应 "。

对于周杰伦选择委托他人代持虚拟资产的原因,市场多有猜测。有人质疑周杰伦是否为了规避税务才选择代持?对此,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王帅锋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目前公开信息看,无法得到代持与税务有关的结论。

" 从税法规定看,两个人都是我国台湾的艺人,受到台湾税法的管辖,其投资金额也够适用综合所得的最高档税率,因此,不管谁持有,适用税率是一样的。" 王帅锋进一步说道。

至于代持是否为了隐藏个人信息,一名关注区块链的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没有公开信息支撑这一猜测,更多可能还是周杰伦对加密货币投资不熟悉,选择信任熟人代劳。

熟悉周杰伦的粉丝对蔡威泽并不陌生,两人并非仅仅是普通朋友,而是合作多年的伙伴。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 41 岁的蔡威泽是中国台湾知名魔术师,2017 年因在美国《达人秀》节目展现 " 硬币变花瓣 " 的魔术手法走红,与爱好魔术的周杰伦结缘,成为好友。随后 2018 年周杰伦更是携蔡威泽,登上当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为歌曲《告白气球》设计魔术表演。

此后,周杰伦的演艺事业总是可以看到蔡威泽的身影:不仅以固定嘉宾身份参与周杰伦综艺《周游记》的录制,还担任周杰伦演唱会 " 快乐小伙伴 " 成员,甚至以 " 魔术创意总监 " 的身份,负责周杰伦个人潮牌 PHANTACi 的营销策划。值得一提的是,该潮牌此前还与元宇宙平台 Ezek 联合推出过 NFT 项目。虽然该项目周杰伦是为朋友站台,并没有直接收益,但也由此可见周杰伦对于 Web3 的关注。

私下里,周蔡二人也互动频繁。周杰伦曾在社交平台公开为蔡威泽庆生,两人也常通过社交平台分享合作日常,正是这份多年积累的信任,让周杰伦放心将巨额资金交给蔡威泽,委托其代为操盘比特币投资。

" 托熟人代投的行为在币圈并不少见。" 肖飒告诉记者。

" 普通投资者想要进入币圈是有一定专业门槛的。一方面普通投资者并不熟悉如何操作交易平台,也不清楚如何购买代币;另一方面,一些国际平台对部分用户的访问和使用有技术限制,这使得普通投资者难以直接参与交易,因此需要代投,而委托代投的对象一般就是熟人或者专业机构。" 肖飒补充道。

之所以普通投资者会选择熟人,肖飒认为主要有两大原因:" 一是因为双方交情产生的信任关系,二是因为熟人往往也是将普通投资者领进加密货币投资大门的‘带路人’,而且熟人能够在投资者心中树立起专业的投资形象。"

作为虚拟资产的比特币,核心特点是 " 私钥即所有权 "。肖飒说道:" 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设计,初衷是通过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密码学验证,消除对银行、券商等中心化中介的依赖,让价值转移直接在个体间完成。但‘熟人代投’却反其道而行之,将资产控制权集中到熟人身上,又形成了新的‘中心’。"

加密货币市场的魔幻现实主义,远超任何魔术表演。

在过去五年中,比特币价格经历了惊人的增长,从当时的低谷暴涨了约十倍。过去的一年(以 2025 年 10 月计),比特币的价格也暴涨了 100%。在原本收获巨额收益的背景下,蔡威泽的 " 失联 " 更显蹊跷。

有市场猜测蔡威泽上演 " 失踪的他 " 与 10 月 11 日加密货币市场的 " 黑天鹅 " 事件有关。

当天,加密货币市场突发剧烈波动,全网合约爆仓金额高达 190 亿美元,比特币价格一度跌破 11 万美元关口。周杰伦公开寻人的时间点,恰逢此次市场大跌之后,业内人士猜测," 有可能是蔡威泽用这笔资金加了高杠杆炒币,赶上爆仓后无法交代,才选择消失。"

有人对 " 已有高额本金是否还会进行高杠杆操作 " 提出疑问。对此,另一位从事区块链应用与投资研究的行业人士直言:" 在高收益的诱惑面前,没有人会嫌钱多。"

他以通俗的方式进一步解释:" 假如你用 100 万本金,通过杠杆再借 100 万,原本只能赚 50 万的行情,现在有机会赚到 100 万。在市场持续上涨时,这样的操作看似风险很低,可一旦遭遇像 10 月 11 日那样的黑天鹅事件,就可能面临血本无归的结局。" 该人士强调,专业的金融机构通常会运用量化对冲等手段来控制风险,但蔡威泽显然并非专业操盘手,并未建立起相应的风险对冲机制。

在肖飒看来," 熟人代投 " 同样暗藏三大 " 雷区 "。

首先,熟人的行为不可控。区块链的不可篡改仅保障 " 链上记录 " 的真实,却无法约束持有私钥的受托人的行为,对方可随时转移资产,毕竟链上记录无法区分 " 合法操作 " 与 " 恶意挪用 "。

第二,与熟人的委托协议缺乏法律保障。如果双方是采用口头承诺,那么其法律风险与传统民事法律关系中达成口头协议的风险类似,委托人可能很难证明双方存在委托关系,也就更难追回损失;如果双方采用书面合同,那么其受法律保护的程度也如上个解答所述,很多法院都认为涉加密货币的投资合同是无效的,委托人要风险自担。

第三,与熟人的信息不对称。委托人之所以选择熟人代投,一般也有 " 不懂技术 "" 没时间操作 " 等原因,这就会导致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信息的严重不对等。受托人可能隐瞒关键信息,虚构 " 高收益项目 ",隐瞒真实亏损来欺骗委托人;而投资者因 " 碍于情面 ",通常不会主动核查账户、要求提供操作记录,直到资产大幅亏损或无法联系时才发现问题。

周杰伦的亿元比特币 " 罗生门 ",不止是明星的个人案例,更是虚拟资产投资市场的一个缩影。

前述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在加密货币的世界里," 兄弟义气 "" 熟人信任 " 看似能降低风险,实则可能成为致命陷阱——因为人性在巨额利益和风险面前,往往比技术更不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