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木
近日,发布公告称,因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公司股票自10月9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这标志着这家照明工程企业或将跨界进军半导体存储领域。这并不是时空科技第一次跨界, 2023年公司收购捷安泊,新增智慧停车业务,希望找到新的增长点。然而,新业务并未给公司经营带来改善,反倒因标的公司2024年亏损还带来了商誉减值问题进一步拖累了业绩。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公告发布之前一个月,时空科技股价震荡向上,2025年9月份累计上涨53%,公告发布前一个交易日甚至“精准”封板,二级市场表现与公司连年亏损的经营状况严重背离。无独有偶,2025年7月,在控制权变更公告发布前一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在尾盘一小时内也突然放量涨停。

值得关注的是,频频跨界背后,时空科技近年来业绩状况“惨不忍睹”,2021-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8亿元、-2.09亿元、-2.07亿元、-2.62亿元及-0.66亿元,亏损超7亿元。除此之外,公司的回款难题尚未有效解决。
连亏4年多累计亏损超7亿、回款难题尚未有效解决
时空科技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照明工程系统集成服务领域,致力于为室外公共活动空间及各类景物的夜间景观照明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近年来,公司经营业绩十分不景气,至2025年上半年,时空科技已经连续亏损四年多。2020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8.96亿元、7.46亿元、3.3亿元、2.03亿元、3.41亿元及1.44亿元,分别同比变动-14.10%、-16.81%、-55.77%、-38.52%、68.14%及-10.9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3亿元、-0.18亿元、-2.09亿元、-2.07亿元、-2.62亿元及-0.66亿元。

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在持续恶化。2023年上半年后,时空科技的销售毛利率持续下降,已由2023年H1的27.87%降至2025年H1的18.26%。更令人担忧的是,第二季度单季度毛利率骤降至8.52%。公司的销售净利率更是在2022年H1后持续维持负值,2022年H1-2025年H1,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6.94%、-69%、-46.23%、-46.14%。

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中解释称:“行业景气度未发生较大变化,项目开发及签约周期延长导致收入转化较缓,行业竞争激烈导致签约项目毛利下滑”。
时空科技回款难的问题,是其近年来持续亏损背景下,最受关注的核心经营风险之一。公司的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值高于行业均值。2025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营业收入比值为279.99%。同时,这些应收账款的质量令人担忧。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中1年以上账龄占比高达86.44%。并且,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极低,回款效率差。

严重的回款问题已经对时空科技的经营产生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对利润状况、现金流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昔日高溢价跨界收购成累赘 如今跨界半导体存储业务协同性差、胜算几何?
面对主业困境,时空科技并非没有尝试转型。如2023年,公司收购捷安泊,新增智慧停车业务,希望找到新的增长点。然而,新业务并未给公司经营带来改善,反而还带来了商誉减值问题。
在收购捷安泊时,捷安泊原股东就未来业绩情况承诺:捷安泊2023年度至2025年度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800万元、1200万元及2500万元。2023年,捷安泊共实现业绩817.81万元,尚可完成业绩承诺,但是2024年公司的业绩便大变脸、盈利能力急转直下,2024年公司业绩亏损645.06万元,与承诺业绩1200万元相差甚远,完成率-53.76%。

由于标的公司业绩亏损,与承诺业绩相差甚远,2024年公司因此导致商誉增长587.77万元,进一步拖累了时空科技的业绩。照该标的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2025年或难完成2500万净利润的目标,从而进一步拖累业绩。
在此情况之下,时空科技并未痛定思痛,反思高溢价收购拖累业绩问题,反而越挫越勇,2025年进一步“大胆”尝试。先是7月实控人试图“转手”控制权,但事与愿违“易主未果”。9月底,又突然官宣重大资产重组,拟收购与公司原业务毫无交集的存储芯片企业嘉合劲威。
此次重组标的为嘉合劲威,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专注于存储芯片固件算法开发、测试和集成封装设计,能够提供消费级、工业级及车规级存储解决方案。公司存储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智能终端、PC、行业终端、数据中心、智能汽车、移动存储等信息技术领域。
从照明工程到存储芯片,两家公司在技术壁垒、客户群体与运营模式上几乎毫无重叠。时空科技的核心能力集中于项目施工与政府关系,而嘉合劲威的业务高度依赖晶圆采购、芯片测试与精密供应链管理。
收购公告未阐明交易完成后的业务整合路径,亦未披露是否有半导体行业背景的专业人才将进入管理团队。纵观市场先例,缺乏产业关联的跨界收购,其预期协同效应大多难以实现。对于缺乏技术积淀与管理经验的时空科技而言,能否驾驭技术密集、周期波动的存储业务,仍是其转型征途中的最大未知数。
2025年两次大动作,并未对公司业绩有实质性提振,但在资本市场却“博足眼球”。与持续恶化的经营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时空科技在二级市场的股价表现却异常活跃。9月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52.92%。
更引人关注的是,公司股价的异动多次发生在重组相关消息披露之前。7月23日,在控制权变更公告发布前一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在尾盘一小时内突然放量涨停。无独有偶,9月30日,公司股票再度涨停,股价报35.83元/股,创下年内新高,而此次涨停同样发生在10月10日重组公告披露的前一交易日,两次都是巧合概率或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