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成为凯士比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的发展速度、创新速度都非常快,我们要把公司在华本土化发展起来的优势逐步推向全球。”近日,凯士比集团首席技术官史蒂芬博劳斯(Dr.-Ing. Stephan Bross)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等媒体采访时强调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凯士比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泵、阀及自动化系统制造商之一,1871年成立于德国,1994年进入中国,目前中国已成为凯士比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去年7月,凯士比上海化工工程泵工厂落成,这是凯士比近年来最大的单笔投资项目。该工厂专注于石化、化工、能源及环保领域高端泵研发制造,产品出口全球,已成为集团亚太区域核心枢纽。
近日,凯士比化工工程泵工厂智能测试平台也正式启用,泵检测安装效率相较过去将提高300%。其搭载的Sentinel系统具备振动故障分析能力,能够在无专家介入下自动诊断并生成解决方案。
中国团队的创新远不止于此。上海研发的智能诊断算法和数字孪生技术,如今已成为凯士比全球工厂的“标配”。据凯士比北亚区域执行总裁贺钧介绍,由中国团队开发的“凯泵卫士”软件,已从最初服务水厂,成功拓展至电梯、电机等广泛领域的旋转机械设备,今年实现了近800万元的业务增长,并成功反向输出至德国总部。
这种由本土创新驱动全球标准制定的模式,正在重新定义凯士比的全球研发格局。博劳斯表示,“凯士比的全球标准,从来不是‘总部制定、各地执行’,而是‘哪里有好创新,就把哪里的经验变成标准’。”他坦言,过去认为欧洲或美国是技术开发中心的时代已经过去,在中国开发的产品与技术正逐步替代原有标准,应用于中东乃至欧洲市场。
谈到人工智能,博劳斯称,在凯士比,AI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早在15年前,凯士比就开始运用“分析式AI”优化产品,如今致力于利用“生成式AI”革新生产流程,使其更智能、更精简。
面对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与多元需求,贺钧表示,除了传统领域,凯士比还将本土化创新的优势,投向数据中心、氢能等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