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岸关系新形势”学术研讨会暨清华两岸论坛现场。澎湃新闻记者程婷图
10月23日,“两岸关系新形势”学术研讨会暨清华两岸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中央与地方有关部门及海峡两岸的14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两岸政经关系新趋势”“两岸社会交流新局面”“两岸青年数智新未来”“两岸关系外部环境新动向”等四项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两岸学者还就“台湾光复到民族复兴”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圆桌对话。
论坛开幕式上,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仇开明指出,两岸关系和祖国统一进程一直都是在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过程中,不断克难前行、持续推进的。面对当前复杂形势,我们要坚持团结两岸同胞,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为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不懈努力。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表示,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对台工作中积极主动作为。未来清华大学将继续支持涉台研究,力争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出新的贡献。
在主旨演讲环节,来自海峡两岸的14位专家学者从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关系等不同角度深入剖析当前局势、研判未来趋势,并为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提出了对策建议。
在议题交流环节,与会专家经过热烈讨论,取得了五项共识:
第一,大陆的发展进步是两岸关系走向的决定性因素。当前,随着综合实力的提升,大陆已经牢牢把握了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国家统一的大势已经越来越了然,前景越来越清晰,国家统一进程已经不可逆转。
第二,当今国际格局动荡重组,正深刻影响着两岸关系的外部形势。在复杂多变的局面下,大陆充实自身实力,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应对外部挑战,巩固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格局,营造了对两岸和平稳定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第三,岛内民意出现积极变化,反对所谓“抗中保台”,支持两岸和平,乐见两岸交流成为主流民意。岛内同胞开始打破“台独”势力制造的“寒蝉效应”,敢于表达自己的中国人身份,敢于公开讨论国家统一议题。“台独”的路已经越走越窄,越来越不得人心。
第四,在全球格局剧变、中美博弈加深的背景下,两岸既有的经济关系模式面临挑战,开始进入新的结构调整期。当前,两岸经济关系从传统的产业互补逐渐走向产业共建,高科技领域的合作日新月异,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与生命力。
第五,当前数智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两岸青年交流也随之出现了新的面貌。新媒体的发展打破了“台独”势力在岛内营造的“信息茧房”,越来越多台湾青年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大陆的真实情况。两岸学者、尤其青年一代应当积极思考,如何借助技术变革,为两岸关系带来新的突破。
在最后的圆桌对话上,两岸学者共同回顾了台湾光复的历史背景以及80年来大陆和台湾各自走过的道路,提出了让两岸中国人早日共享民族复兴荣耀的殷殷希望。
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该研究院成立于2000年,前身是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2014年改名为“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成立25年来,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已成为我国涉台研究领域具有学术影响力、政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知名智库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