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 今晚吃基
上海证监局的一纸罚单,像一记闷棍,砸在了海富通基金的脑门上。
罚的是谁?一个叫杨宁嘉的前基金经理。处罚理由很明确:利用未公开信息,明示、暗示他人交易,构成“老鼠仓”。
罚款金额不多,50万元。但这件事的分量,远不止这五个零。

因为这不是海富通基金第一次出这种事。早在2018年,他们就因“谢志刚案”被推上风口浪尖。如今,时隔七年,又一位基金经理踩了同样的红线。
一家管理规模超两千亿元的公募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搞“老鼠仓”屡禁不绝?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内部制度性问题?
90后基金经理的“作业”没人抄对
杨宁嘉,1990年代生人,2017年加入海富通基金,从股票分析师做起,一步步升为基金经理。
2019年9月,他开始参与管理产品;2021年9月,正式独立掌舵海富通电子信息传媒产业股票基金。之后又陆续接手海富通新内需混合、海富通数字经济混合。

听上去是标准的职业晋升路径。但现实很骨感。
他管理的三只基金,业绩几乎全线溃败。其中,海富通电子信息传媒产业股票A类份额任职回报亏损39.52%,C类亏损接近40%;海富通新内需混合A类亏损16.69%,C类亏损接近20%。
更讽刺的是,他在2024年6月才接手的海富通数字经济混合,仅管理了100多天就卸任。而这只基金,成立不到一年,就在2025年5月清盘了。

清盘前,基金资产净值仅36万元,份额缩水99.87%。用一句话形容就是:还没怎么开始,就已经结束。
业绩不行,口碑下滑,压力山大。但杨宁嘉似乎没想着怎么提升投资能力,反而动了歪脑筋。
据上海证监局披露,他在担任基金经理期间,利用职务便利获取的未公开信息,明示、暗示一位叫陈某东的朋友进行交易。
陈某东的证券账户,与其管理的基金出现了明显的趋同交易。也就是说,基金刚买,他的朋友账户也跟着买;基金刚卖,那边也跟着卖。
典型的“老鼠仓”操作。
不过这一次,很可能是监管也没有发现非法获利的具体金额,处罚也仅是责令改正、罚款50万元。
比起七年前谢志刚案的三年缓刑、三百万罚金,这次的处理显得轻了不少。
但轻不代表没事。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海富通内部风控的漏洞。
七年前的老鼠仓
时间倒回2018年,那一年,海富通基金第一次被“老鼠仓”击穿。
主角叫谢志刚。2013年9月加入海富通,曾任海富通养老收益混合、强化回报混合等基金的基金经理。
但他干的“副业”更出名。

早在2011年11月,也就是他正式入职海富通前两年,他就通过亲属关系控制了一个叫“张某1”的证券账户。
从2011年11月7日到2015年6月11日,他利用自己管理基金的未公开信息,让这个账户先于、同期于或稍晚于基金账户买卖相同股票,累计交易52只,成交金额5565万元,非法获利270万元。
2018年9月,上海一中院判决谢志刚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三百万元。
这是当年基金行业为数不多的“入刑”案例之一。
更令人不解的是,海富通的合规系统,居然没能及时发现这种长期、高频的趋同交易。
七年过去,同样的问题又来了。
杨宁嘉虽然没被判刑,但行为模式几乎一模一样:利用未公开信息,让亲友账户“抄作业”。
唯一的区别是,这一次,他带的人没赚到钱——毕竟他自己管理的基金都在亏。
这就像一个厨艺很差的厨师,还在教别人怎么做菜,结果两个人一起吃坏肚子。
海富通的合规防线,是纸糊的?
海富通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首批中外合资基金公司之一。
按理说,有国际股东背景,合规体系应该更严密。但两次老鼠仓事件,暴露了其内部监控的严重短板。
基金经理能长期、稳定地把未公开信息传递出去,说明公司的交易监控、行为分析、权限管理等环节,存在明显疏漏。
尤其是杨宁嘉案,发生在2024年,已经是金融科技高度发达的年代。AI监控、大数据比对、异常交易预警系统早已普及。
但海富通还是让这种明目张胆的趋同交易发生了。
更耐人寻味的是,杨宁嘉在2024年10月卸任时,公告理由是“个人原因”。直到2025年10月,监管罚单出来,真相才浮出水面。
这让人不得不问:公司内部到底知不知道?是事后才发现,还是早就知情却选择沉默?
而就在2025年4月,海富通刚迎来新董事长谢乐斌。他此前是国泰君安的首席风险官,业内有名的“风控专家”。
结果上任半年,就爆出前基金经理老鼠仓丑闻,这对他个人声誉和公司治理,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清盘背后的困境
老鼠仓是道德风险,业绩差则是能力问题。
海富通的问题,不止于合规。
2025年以来,海富通基金已清盘多只产品,其中包括海富通数字经济混合、海富通中证汽车零部件ETF、海富通ESG领先股票等。
这些产品大多成立不到两年,规模缩水极快,最终触发清盘条款。
而杨宁嘉管理的海富通数字经济混合,更是成立不到一年就清盘,持有人大会都懒得开,直接因规模不足自动终止。
这背后,是投资者对产品的彻底失望。
海富通不是小公司,也不是新公司。
它成立22年,管理两千多亿资产,股东背景雄厚。但它最宝贵的资产,其实是投资者的信任。
而老鼠仓,是对这种信任最彻底的背叛。
谢志刚案是七年前的事,本应成为公司整改的契机。但七年之后,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这说明,制度没有真正落地,文化没有真正改变。
50万元的罚款,对个人是惩罚,对公司却是警钟。
如果海富通还想走得更远,就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下一次,还能不能再守住那条底线?
毕竟,老鼠仓固然糟糕,但更糟糕的是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投资者,只愿意把钱交给真正干净的基金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