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

10月26日上午,老铺黄金涨价如约而至。这是其年内第三次涨价。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京东、天猫旗舰店注意到,多款古法足金饰品价格明显上调,其中部分热销款涨幅超过两成。一款金重约14.2克的古法三元金豆吊坠由19100元上涨至23850元,涨幅约25%,折算每克从约1345元升至约1680元。另一款销量较高的金珠钻饰锁骨链也同步提价,8.0克款从12200元涨至14550元,涨幅约19%,折合每克由约1525元升至约1819元。

在调价前,记者注意到,受涨价预告影响,老铺黄金线下门店出现了新一轮“抢购潮”。10月23日,一位在国贸门店现场排队的消费者徐女士告诉记者,因线上断货,她特地乘高铁来排队购买。

涨价前,记者在北京SKP探访发现,老铺黄金门店出现了排队“抢购潮”。

01

老铺黄金多款饰品一夜涨逾20%

涨幅明显高于前两次

老铺黄金通常每年调价两至三次,这已是其今年第三次集中提价。此前2月与8月,其热门饰品普遍上调1000至3000元,涨幅5%-13%。相比前两次,本轮调价幅度明显扩大。以18.2克葫芦钻饰吊坠为例,8月从27130元涨至30530元,上涨3400元,涨幅约12.5%;本次再度上调至37300元,上涨6770元,涨幅约22.2%。

今年新推出的七子葫芦吊坠此前涨幅不高。天猫旗舰店数据显示,金重约22.39克的珐琅七子葫芦吊坠由31400元涨至32980元,涨幅约5%;而在本次调价后进一步涨至41550元,涨幅为26%。不过,目前线上店铺均显示“买1000返100”促销,即约九折,但包括金珠、素金葫芦在内的多款热门产品仍处于无货状态。

02

调价前现新一轮“抢购潮”

涨价制造稀缺感和紧迫感刺激消费?

受官方涨价预告影响,老铺黄金线下门店在调价前出现新一轮“抢购潮”。上周其线下多家门店的素金款首饰已全面售罄,线上平台也有多款产品因断货下架。记者浏览天猫旗舰店发现,大部分素金款首饰下架或者显示无货,偶尔补货很快又售罄。

10月23日国际金价虽出现下跌,但未影响消费者在涨价前的抢购热情。当日,记者在北京SKP探访发现,现场排队顾客有四五十人,工作人员称排队时间至少50分钟,部分素金款已售罄。国贸门店同样出现排队现象,尽管无折扣活动,等待时间也超过半小时。一位现场排队的消费者徐女士告诉记者,因线上断货,她特地乘高铁来排队购买。业内人士称,返券活动叠加涨价预期,使得老铺黄金线下销售出现集中放量。

今年以来,黄金“一口价”产品因调价滞后,一度相较“克重+工费”模式出现短暂价格倒挂。

被称为“黄金界的爱马仕”、主营定价产品的老铺黄金在中期报告中也提到,受到黄金价格持续快速上涨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略有下滑,约为38.1%。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老铺黄金的主要产品涨幅仍低于同期黄金原料涨幅,这为其调价留下空间。“品牌通过适度、可控的涨价,制造稀缺感和紧迫感,从而刺激消费与业绩增长。”但他也提醒,若品牌长期依赖涨价而忽视创新和品质,消费者可能转向其他品牌,这将成为最大风险。

京东旗舰店显示,老铺黄金热门饰品多在1万至6万元区间,部分摆件售价超80万元。根据老铺黄金2025财年中期报告,上半年其营收达123.54亿元,同比增长251%;净利润22.68亿元,同比增长285.8%;经调整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291%。截至6月30日,老铺黄金拥有41家门店。今年上半年,老铺黄金在单个商场平均销售业绩4.59亿元。

要客研究院院长周婷认为,此轮金饰品牌涨价显示出国产黄金品牌正在学习奢侈品牌的定价逻辑,但目前国内品牌的溢价水平仍停留在“大众品牌区间”,与真正的奢侈品牌差距明显。

03

老铺黄金配股募资

用于门店拓展、存货储备等

涨价的不止老铺黄金。10月以来,国际金价持续攀升,国内黄金市场情绪高涨。周生生已于9月底完成部分“一口价”饰品调价,涨幅约10%;部分定价产品涨幅6%—10%,个别高达30%;周大福计划于10月底上调定价黄金产品售价,预计涨幅12%—18%。业内认为,这是近十年来少见的黄金饰品集中涨价期。多家企业表示,涨价主要系“金价持续上涨对成本的影响”。

近期国际金价维持高位震荡。10月21日晚,现货黄金一度跌破每盎司4200美元,单日跌幅约3.8%,但随后市场略有回稳。10月22日,老铺黄金公告称,公司与摩根士丹利高盛签订配售协议,拟配售371万股新H股,配售价732.49港元/股,占公司已发行H股约2.66%。关于募资用途,老铺黄金列出了三项:一是70%用于存货储备。二是10%用于门店拓展及现有门店位置优化与面积扩建。三是20%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自2024年6月港股IPO以来,老铺黄金股价一路上涨,今年7月创下1108港元高点后进入调整。截至10月26日发稿前,股价报694港元,总市值约1198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