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发布2024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
《公告》在量化方法与2023年保持一致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案例数据,加强数据迭代,量化形成2024年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生物质发电碳足迹因子,以及输配电碳足迹因子和全国电力平均碳足迹因子等11项碳足迹因子数据集。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人表示,环境部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组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持续常态化开展电力碳足迹因子工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多渠道推进电力碳足迹因子国际互信,提升因子数据的适用性和影响力。
据该负责人介绍,今年量化工作的特点在于大幅增加了案例样本数量,进一步提高实测数据比例,尽可能体现电力结构优化和绿色转型发展实际。如,参与测算企业案例数量相较于去年增长近一倍,案例在技术代表性、地域典型性上进一步提升;煤电运营量化数据超过99%来源于实测数据,水力发电水库碳通量、核燃料来源及废物处置环节均采用了实测数据。
2024年全国电力平均碳足迹因子为0.5777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每千瓦时,较2023年全国电力平均碳足迹因子0.6205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每千瓦时下降6.9%。
上述负责人解释说,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一是电源结构持续优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24年,风电、太阳能、水电发电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2.5%、43.6%、10.9%,清洁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电源结构持续优化。二是间接排放电力因子更新。2024年燃煤、气电、风电等所有类型发电因子量化过程中均采用官方发布的2023年全国电力平均碳足迹因子(0.6205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每千瓦时),相较之前所用因子有所下降,计算得出的发电因子数值普遍下降。全国电力平均碳足迹因子下降是我国电力行业清洁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体现,客观反映了我国电源结构优化、技术创新发展的实际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