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洲一路旅行至欧洲,沿途有怎样的风景?贵图子用插画记下她7年的“旅行笔记”。

《东行西走》是贵图子的欧亚旅行绘本,也是她的一次地理和精神的自在漫游。贵图子跨越东西方世界,用漫步式的画风记录了画家眼中的风景和旅程。这里有欧亚旅途见闻、地域文化、民间智慧与童年回响。欧洲和中国的多种文化、各种样态生活慢慢铺陈开来,无声地交融着。

《东行西走》

《东行西走》收录的旅行笔记横跨七年,贵图子坦言,在这段漫漫光阴里,她对人生、对观看、对绘画、对艺术、对表达等的理解都在成长与变化,她说:“语言是思考的工具,可思想的边际要远大于语言的边界,这个部分也许需要经历与体悟去弥补。”而观看方式决定了观看的内容。作为视觉工作者,贵图子总是充满兴趣地东瞧西看。

贵图子自称是“低产绘本画家”,她总会为绘本花大量时间出门采风、田野调查,也经常去各地讲座、交流、艺术驻留。

她曾去过很多国家旅行,在意大利的米兰、罗马、佛罗伦萨这些既摩登又古老的城市间漫步,看着古罗马的斗兽场、中世纪的古堡、文艺复兴的湿壁画……它们穿越漫长的岁月,无声地诉说着过去。从比利时到荷兰,毕加索、伦勃朗、梵高这些大师的真迹又让她满怀向往之心。

分享会现场。

在中国,贵图子的脚步也曾走过多个地方。她在草原上那达慕大会感受热气腾腾的生活,在小山村里与萤火虫为伴,在家乡城市间无所事事地漫步。她也常常游走在上海弄堂、美术馆间,在贵州安顺寻找民间艺术地戏,启发新的文化表达。

“画画从不仅仅是描摹。落笔时,藏在所见背后的打量,当时那一点心动或沉凝,都跟着走了出来。那些原本飘忽的感受、模糊的念头,借着线条色彩,有了具体的形状。” 对于贵图子,绘画就是她表达自己的方式。

《东行西走》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插画+”系列中最新一本。该系列图书目前已出版21本,包括《在巴黎的每一天》《一个人的意大利》《去剑桥学插画》《波波和莫奈》等,其中《波波和莫奈》获得2025年文津图书奖少儿类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