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顶流”基金经理、易方达基金张坤在管的4只基金纷纷披露2025年三季报。截至2025年9月末,张坤旗下四只基金全数跑赢了同期业绩基准,在管总规模约565.44亿元。
调仓换股方面,整体来看,张坤在三季度更加聚焦于内需消费与科技板块,增持了分众传媒、百胜中国以及谷歌公司,部分基金进一步加仓了贵州茅台、五粮液;与之相对的是,张坤减持了山西汾酒、泸州老窖、京东健康等标的。
值得一提的是,张坤近一年以来的“新欢”股——顺丰在三季度末退出了多只基金的持仓前十行列。
另在地区配置方面,张坤对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的持股比例均较以往有所上升,而韩国股票的持仓比例则大幅下降。其中,易方达亚洲精选二季度末时的头号重仓股SK海力士直接退出了持仓前十。
在三季报中,张坤再次强调了长期信心,并坚定看好中国内需消费的潜力。张坤指出,长期来看,最可能的情形是“中国消费增速>中国GDP增速>全球GDP增速”。他认为“市场先生”的悲观只是放大了短期的困难,并没有长期存在的基础。
易方达蓝筹精选再遭高达20亿份的净赎回
目前,张坤在管4只公募基金,分别是易方达蓝筹精选、易方达优质精选、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易方达亚洲精选。其中规模最大的产品是易方达蓝筹精选。
从基金业绩情况来看,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易方达蓝筹精选的基金份额净值为2.0449元,2025年三季度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6.37%,跑赢了同期13.25%的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在申赎方面,2025年第三季度期间,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再遭大规模净赎回,份额减少20.78亿份。这一数字仅次于2021年第三季度28.10亿份的历史缩水峰值,创下了该基金成立以来的第二高净赎回纪录。
尽管面临显著的赎回压力,但在基金三季度业绩表现较好的情况下,持仓资产价格涨幅较大,其资产净值不降反升。截至三季度末,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的资产净值为364.13亿元,较二季度末增加14.70亿元。
资产配置方面,易方达蓝筹精选三季度末的股票仓位由原先的92.63%微降至92.18%。而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持股集中度则较小幅度提升,由83.84%升至86.85%。
再看张坤最新的调仓持股动作,易方达蓝筹精选在三季度更迭了1只重仓股,增持了3只个股,减持了6只个股。
具体来看,易方达蓝筹精选期末前十大重仓股依次为:腾讯控股(00700.HK)、阿里巴巴(09988.HK)、贵州茅台(600519.SH)、京东健康(06618.HK)、泸州老窖(000568.SZ)、山西汾酒(600809.SH)、五粮液(000858.SZ)、百胜中国(09987.HK)、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分众传媒(002027.SZ)。
可以看到,张坤继续聚焦于内需,增持的3只个股均为消费股——贵州茅台、五粮液、百胜中国,均为消费类标的,显示其对国内消费韧性的持续看好。
同时,分众传媒在三季度首次进入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行列。不过,对比半年报的完整持仓可知,该个股在三季度并未被主动增减持,排名上升或因其他持仓变动以及股价涨跌幅所致。
而腾讯控股与阿里巴巴则为易方达蓝筹精选的前两大重仓股,但两者在三季度的持仓数量均有所下降。不过,二者所占基金净值比例分别高达9.94%与9.93,已接近10%的配置上限,结合其当季股价涨幅来看,此次减持或为被动原因所致,属“被动减仓”。
此外,张坤减持了京东健康、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以及中国海洋石油;顺丰控股(002352.SZ)则退出了持仓前十。

易方达优质精选增持分众传媒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张坤另一代表作——易方达优质精选基金的规模为133.45亿元,前十大重仓股中则出现了2只个股的更迭。
具体来看,易方达优质精选期末前十大重仓股依次为:阿里巴巴、腾讯控股、泸州老窖、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携程集团(09961.HK)、华住集团(01179.HK)、京东健康、分众传媒。
在该只基金中,张坤增持了贵州茅台与五粮液,同样为白酒标的的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则遭减持;此外,携程的持仓数量也相对上期减少了3.06%,而华住集团的持仓数量并未发生变动。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健康与分众传媒在三季度期间新进易方达优质精选的持仓前十。其中,对比2025年中报披露的持仓数量,京东健康的持股数量并未被主动增减持,而分众传媒则获张坤增持2000万股,增持比例达33.33%。
与之相对的是,顺丰控股AH股(002352.SZ、06936.HK)、普拉达(01913.HK)在三季度期间退出易方达优质精选的持仓前十。
另从基金业绩情况来看,该只基金也跑赢了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易方达优质精选混合的基金份额净值为5.7973元,2025年三季度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7.5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3.57%。

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持仓前十不变
与上述两只基金不同的是,在2025年三季度,张坤旗下的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并未更迭前十大重仓股,仅对部分个股进行了增减持操作。
具体来看,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减持了贵州茅台、山西汾酒、京东健康、泸州老窖、五粮液以及中国海洋石油;仅增持了百胜中国;招商银行的持仓数量则与二季度末保持一致。
从基金业绩情况来看,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的基金份额净值为1.0393元,报告期内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5.8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3.25%。
但在申赎方面,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在三季度期间遭遇了成立以来的最高净赎回,达11.65亿份。

谷歌首次进入易方达亚洲精选持仓前十
易方达亚洲精选是张坤在管基金中规模最小的一只基金,同时也是一只QDII基金。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易方达亚洲精选的资产净值合计为34.78亿元。
从该基金的地区配置情况来看,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的持股比例均较此前有所上升,而韩国股票的持仓比例则由原先的16.03%下降至10.19%。
对应到个股更迭方面,二季度末时的头号重仓股SK海力士(000660.KS)直接退出了持仓前十;同时,光刻机制造商阿斯麦(ASML.O)也退出了前十大重仓股行列。
而普拉达(01913.HK)则重回易方达亚洲精选的持仓前十,但从持仓数量来看,反而还较二季度末减少了10万股;此外,谷歌首次进入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行列,持股数量为15.30万股。
此外,易方达亚洲精选还减持了台积电、携程。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易方达亚洲精选的基金份额净值为1.368元,2025年三季度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7.6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9.58%。

中国的内需消费市场长期仍是投资的沃土
在此次三季报中,张坤进一步阐述了其对于市场、投资理念、内需消费等方面的看法。
张坤认为,市场的风格难以预测,但他会坚持自己的投资风格,通过自下而上的深度研究,寻找商业模式优秀、有显著的竞争力和议价能力、行业有持续成长空间以及明智地再分配资本的少数公司。通过长期持有,作为股东分享这些公司自由现金流和内在价值的成长。
张坤指出,长期来看,“市场先生”会较为准确的“称重”一个企业的价值。但短期来看,“市场先生”的情绪时常不稳定,时而过于兴奋,时而过于沮丧,有时放大短期的因素,而忽略了长期重要的结构性因素。
对于组合中有相当比例是内需相关的公司,张坤认为。现阶段“市场先生”挑战的核心点在于“行业有持续成长空间”。考虑最近两年多GDP平减指数持续为负,今年过半月份的CPI 为负,房地产销售额相比四年前几乎减半,“市场先生”反应并线性外推了短期的困难。
然而,张坤表示,投资者没有理由忽视长期的结构性因素。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虽然我国GDP总量位于全球第二,但2024年我国仍是人均GDP约1.3万美元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仍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考虑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水平”的目标,“我们至少有理由相信,中国的GDP增速会超过全球平均。同时,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已经在全球主要国家中接近最低水平,我们认为这个比例提升的概率要远远高于继续下降。”
综上,长期来看,张坤认为,最可能的情形是“中国消费增速>中国GDP增速>全球GDP增速”。而且,相比于有差异的若干小市场经营,14亿人的统一巨大市场带来的产品、研发和销售的规模效应无法忽视,企业可以将优势更充分地放大。他认为“市场先生”的悲观只是放大了短期的困难,并没有长期存在的基础。
此外,张坤进一步称,“市场先生”的另一个挑战在于价格指数的负向循环。过去两年多,我国的名义GDP增速都低于实际GDP增速,而企业的收入增速与名义GDP增速更为相关,成本费用的上升幅度则取决于产业链上的议价能力。
整体来看,张坤表示,对于优秀的企业,通胀的环境如同顺水行舟,经营难度相对要小一些,这也是出口企业总体感受较好的原因之一。在这个问题上,不论是通缩对经济活力的长期损害,还是走出通缩后的正面效应,都有其他国家的成熟案例。他认为,长期来看这一点不值得担心,有其他国家的案例在前,决策层有足够的工具和智慧解决问题。
综上,张坤总结道,在基础概率上,中国的内需消费市场长期仍是投资的沃土,而当前较低的估值水平提供了充足的安全边际。“如果企业依然满足投资标准,我们会充分理解‘市场先生’的情绪波动和收益分布的不均匀性。我们相信,企业经营不断累积的自由现金流将反映到内在价值的积累中,而不断增长的内在价值终将投射到市值的增长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