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亚洲大学生3x3争霸赛。
秋日的上海,大宁公园里回荡着阵阵欢呼,那是被校园篮球的热血和纯粹感染后,绽放出的呐喊声。
10月24日至26日,2025亚洲大学生3x3争霸赛在上海大宁公园罗马广场上演。最终,华侨大学夺得男子组冠军,叶润峰荣获MVP,上海交通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分获亚军和季军。女子组方面,北京大学摘得桂冠,王家绘获评MVP,华中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作为亚洲大学生3x3篮球巡回赛及女子系列赛的上海首站,亚洲大学生3x3篮球争霸赛吸引了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28支队伍、200多名大学生球员同场竞技。
然而,这场赛事的意义远超名次之争。它更像一个以篮球为主题的盛会,让亚洲各地的大学生在此相遇、相识、相知。

“跌宕起伏”与“惊心动魄”
2025亚洲大学生3x3争霸赛开始前,上海体育大学的唐子豪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球队专门为此次比赛配备了一名战术分析师。
这一在大学赛场并不多见的配置,足以见得各个学校对赛事的重视程度。甚至从参赛球员的“含金量”,也能看出各支球队对此次比赛的投入。

上海交通大学队员林星。
男篮方面,上海交通大学的林星,目前效力于超三联赛湖州朱雀火箭俱乐部;华东师范大学的丁超,是超三联赛广东悦跑豹猫的新秀;华侨大学的叶润峰,更是入选过国家青年队U18集训名单。

华中科技大学队员刘贝。
女篮阵容同样星光熠熠,华中科技大学的刘贝是2025世界大学生运动会3x3篮球亚军成员,并曾担任中国代表团开幕式旗手;北京大学的大一新生董一诺,高中时期就曾荣膺中国高中篮球联赛FMVP;北京体育大学的主教练,则是前中国女篮国手孙梦然。
在这场汇聚亚洲顶尖大学生球员的赛事中,比赛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即便是华侨大学男篮和北京大学女篮这样国内知名的强队,在决赛中也仅以一分险胜。

华侨大学叶润峰。
谈及夺冠历程,投中绝杀球并荣膺男子组MVP的叶润峰,用“跌宕起伏”来形容这段经历:“首场比赛我们就差点输给华东师大,之后又败给上海交大,当时觉得连八强都进不了。我们是靠着不断总结和反思,才一步步闯进决赛,真的特别感谢我的队友。”
无独有偶,女子组冠军成员、北京大学的陈艳萍也用了一个极为相似的词来概括这届赛事——惊心动魄。
“因为一切皆有可能,以弱胜强很常见。想留在场上,唯有拼尽全力。”尽管陈艳萍曾助中国三人女篮夺得U18世界杯季军,创历史最佳,但作为大一新生,参加此次比赛的她仍感慨良多:“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大学生的三人篮球比赛,收获非常大。大家球技都很扎实,我们更多是靠团队力量赢下比赛。”

防守中的Carl Yi Wei BELANGER。
体验与胜利同等重要
在这场以篮球为名的盛大聚会中,“体验”这个词的分量,与“胜利”同等重要。
南洋理工大学的Carl Yi Wei BELANGER直言,本次比赛的关键词就是“Experience(体验)”,“我们四个人中只有我有出国比赛的经历,所以这次主要是想和同学们一起多积累经验。对我们来说,这本身就是一次很特别的新体验。”
抱着学习与开阔眼界的心态前来参赛的选手,在2025亚洲大学生3x3争霸赛上颇为常见。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李佳蒽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次赛事非常让人兴奋,能看到不同的人打球,见识到各种不同的篮球风格,我觉得能学到很多东西,收获也非常多。”

新加坡国立大学队员李佳蒽。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上海体育大学女篮队伍中,三名原本打五人制篮球的队员和一名来自体育教育的研究生,组成了这支女篮队伍。小组赛前两天,经验不足的姑娘们显得有些拘谨。首战对阵2024中国大学生3x3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女子组冠军的华中科技大学,整场比赛节奏都被对手牵着走。晚上迎战西南大学,疲惫叠加紧张,让球队传球失误也多了起来。
直到第二天,她们才终于在赛场上“松了绑”,跑动更自如,防守也有了章法。赛后围在一起复盘时,球队教练龚韵眼里逐渐有了笑意,“比赛成绩始终是放在第二位的,主要是以锻炼球员为主。”

上海体育大学队员章雨桐持球。
队员章雨桐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是她第二次参加三人篮球赛事,一年前还会在高速攻防节奏里慌神的自己,如今在场上多了一份沉稳,赛场上的判断也比从前准了不少。
聊起和国际球员交手,章雨桐的眼神亮了亮,“我们国内的三人篮球水平完全不输国际球员,但三人篮球总藏着意外,有时候明明觉得胜券在握,却可能因为一个疏忽就被对手追平甚至反超,所以十分钟的比赛里,每个人都要绷着一口气,不到最后绝不认输。”

场边观众为队员加油。
场外的意义
对于许多球员而言,此次赛事是他们与上海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从维多利亚港畔来到黄浦江边,香港大学的谭正昊对上海的第一印象是“清爽”。他和队友们早已规划好行程——要去外滩漫步,要去陆家嘴感受现代气息,但更重要的,是珍惜这次与亚洲各地强队切磋的宝贵机会。
“我们之前和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的球队都交过手,但这么大规模的比赛还是第一次。”谭正昊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以前更多是在区域范围内比赛,像这样汇聚全亚洲大学生球队的赛事还是头一回。这不仅是一次竞技,更是一次文化交流。”

Saderinamin Parsa荣获“朱雀展翅亚洲未来之星” 称号。
同样的新奇感也萦绕在伊朗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的Saderinamin Parsa心头,这是他篮球生涯中第一次踏出国门参赛,他也凭借出色的个人表现,荣获“朱雀展翅亚洲未来之星” 称号。心情颇好的他,每次比赛结束后,都会拿着手机不停地合影。
“这里的氛围特别棒,尤其是开幕式那场比赛,现场坐满了观众。能在这样的氛围里打球,是我一直很期待的事情。”面对澎湃新闻记者的提问,他一口气说了三次“特别棒”来总结整段经历,“能和其他国家的队伍一起打球、交流,这本身就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事实上,缘分早在抵达时就已埋下种子——在机场,他与一支中国球队不期而遇,“我们很快成了朋友,不仅聊篮球,还聊了很多篮球之外的生活,后来我们还和檀国大学的球员成为了朋友。”

这些跨越地域的友谊,在赛场内外悄然生长。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队员在大巴上与其他国家选手互换礼物;南洋理工大学的Carl Yi Wei BELANGER赛后特意找到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的队员,互留社交媒体账号。这些微小而真诚的互动,悄然编织出一张跨越国界的青春网络。
万瑞普盈集团董事长、“朱雀展翅计划”发起人陈乐博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朱雀展翅计划’始终致力于奥运新兴赛事IP的孵化与运营,旨在为中国及亚洲的大学生搭建更加广阔、公平的赛事参与及交流平台。2025亚洲大学生3x3争霸赛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未来我们每年都将在国内及亚洲多地的高校或城市地标举办系列巡回赛事。”
“我们期待更多高校和学生加入,也希望该计划能成为连接大学生与FIBA 3x3更高阶赛事及其他赛事体系的重要桥梁,同时为国家培养奥运项目后备人才贡献力量。”
当喧嚣散去,奖牌收起,真正留存于这些年轻人心中的,或许不是某一场的胜负,而是在上海凉爽秋风中的每一次击掌、大巴车上的每一次欢笑、社交媒体上的每一个新关注,以及对于不同篮球风格的全新认知。
篮球,在这里不仅是竞技,更是一座桥梁,连接起来自亚洲不同角落的青春梦想,让未来的道路上,多了几个可以互相问候、共同前进的朋友。
这,或许是比任何冠军都更加深远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