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这为两岸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当天起,“北平锋”连续五天持续发文,主题非常聚焦: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最新的评论文章来自10月27日夜的《国家强盛,统一必至》一文。

文章称,如今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豪迈姿态走向伟大复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民意无比坚实、基础无比雄厚、力量无比强大,完成历史使命,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到了应该走上的历史阶段。

文章还表示,时也、势也,今天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兼备,正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呼唤,人民最迫切的诉求。

这已经是“北平锋”四中全会后纵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第五篇评论文章。

10月23日评论文章《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势不可挡》表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本质,就是让两岸同胞拒绝对立、携手同行,让台湾同胞共赴民族复兴伟大征程,共享祖国现代化发展红利。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石将更加牢固、动力将更加充足、进程将更为从容。

10月24日评论文章《我们为什么要纪念台湾光复》表示,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是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行动,展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也是对各种歪曲抹黑台湾光复论调的强力反击,表明了新时代新阶段解决台湾问题、扎实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坚定决心。

10月25日评论文章《祖国完全统一必定实现!》表示,九三阅兵中,“东风-5C”“巨浪-3”等装备列阵,“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亮相,福建舰舰载机成功起降,中国现代化国防的硬实力震撼世界。从“钢少气多”到“钢多气更多”,中国军队作为守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钢铁长城,有信心有能力粉碎一切“台独”分裂图谋、抵御一切外部干涉。中国现有的无比强大的力量,正是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坚强后盾,将祖国统一大业推入新阶段的实质保证。

10月26日评论文章《赖清德让台湾成为全球“最危险的引爆点”》表示,大陆有足够的实力和诚意推动祖国统一,为台湾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实现和平统一之后,台湾的经济发展会更好、能源保障会更好、民生福祉会更好。台湾同胞将与大陆同胞一道,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红利与荣光。

“北平锋”五连评主题或许有所区隔,但所表达的核心主旨却高度统一:祖国完全统一大势所趋、势不可挡。

连日来,央媒涉台评论文章密集发布,将中央对台大政方针、国际大局势集中向台湾同胞讲清楚、道明白,不留盲点,也不搞模糊战略。

除了“北平锋”上述五连评,新华社从10月26日起也连续三天刊发“钟台文”署名文章。这三篇署名文章分别是《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两岸关系发展和统一利好》《祖国必然统一势不可挡》。

其中,舆论场对于两岸统一后的利好高度关注。这些利好包括但不限于:

——统一后,有强大祖国作后盾,台湾同胞民生福祉会更好,发展空间会更大,更加安全、更有尊严,在国际上腰杆会更硬、底气会更足,台湾将永保太平,民众将安居乐业。

——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统一后,台湾地区现行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实行“爱国者治台”、高度自治,广大台湾同胞可以真正当家做主,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爱台爱乡的感情将得到充分照顾。

——统一后,台湾地区财政尽可用之于民,尽享国家整体资源。台湾将不再受“台独”分裂势力和岛内政治争斗荼毒,清除严重损害民众福祉的根源问题。台湾地区财政税收尽可用于改善民生,现行防务预算不再为“台独”分裂买单,将可以大量投入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真正为民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这些都是对于统一后台湾同胞能够享受到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的庄严承诺。

这一系列重磅发声已经在岛内引发强烈反响,并且反响还在继续。

(作者陈良飞系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高级记者)

设计: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