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10月28日,伦敦现货黄金(下称“伦敦金”)一度跌破3900美元/盎司关口,日内跌幅超2%;伦敦现货白银(下称“伦敦银”)同样震荡走弱,最低触及45.513美元/盎司。

  近6个交易日中,伦敦金已有5日收跌。在“追涨杀跌”情绪影响下,市场争议再起:是短期避险情绪退潮,还是支撑金银价格的基本逻辑生变?

  美联储降息预期已被充分消化

  国际黄金跌破关键点位,被市场视为本轮冲高回落行情的延续。受多重因素影响,金价持续处于调整通道。

  光大期货有色研究总监展大鹏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黄金闪崩核心原因在于中东、俄乌等全球地缘政治局势趋缓,共同推升市场风险偏好。

  随着避险情绪的支撑弱化,美联储货币政策这一核心变量开始影响市场走向。

  当前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信号的敏感度极高。在兴业研究外汇商品部总经理助理张峻滔看来,此次金价下跌,正是由于市场已对美联储此次降息预期进行了“充分定价”,导致黄金短期内难以获得进一步的利好提振。

  当美联储“降息”已成共识,反而意味着利好出尽,触发了获利盘的强烈兑现意愿。多位受访人士认为,此前黄金已处于技术性超买状态,因此集中的获利了结行为是本次金价跳水的重要推手。

  东证期货宏观策略首席分析师徐颖告诉上证报记者,9月以来,国际金价涨幅约29%(约1000美元),多头积累了丰厚的盈利。在地缘政治风险未升级,且美联储降息已被充分定价下,引发了市场的获利了结。此外,伦敦现货白银的逼空行情也未能持续,放大了贵金属市场的波动。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监瞿瑞认为,投机资金的获利了结情绪已传导至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引发更多投资者选择在高点离场。而本次金价的走弱,恰恰源于多数投资者理性且具前瞻性的“战术撤退”。

  “退烧”的黄金,还能买吗?

  此番“战术撤退”也反映出,市场正为前期持续的涨势“退烧”。

  今年黄金的持续走强,似乎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基本面支撑,短期回调风险不可避免。“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黄金总体仍是震荡偏弱行情,以消化当下市场利空因素和获利了结情绪。”展大鹏表示。

  在“过山车”式的震荡下,金价仍处于3900美元历史高位,投资者不禁陷入纠结:接下来,究竟是“倒车接人”的良机,还是尽早“套现离场”?

  徐颖认为,相较于前期涨幅,近期黄金回调幅度并不大。在三季度至10月初,市场经历强烈做多阶段后,目前需要等待新的上涨动能出现,或金价回落至具备吸引力的区间,才能重新吸引资金持续流入。因此,她建议投资者短期内保持观望,等待更好的配置时机。

  站在长周期配置角度,中金财富在研报中强调,在全球流动性趋于宽松、美联储独立性与美元信用受到质疑的背景下,黄金仍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张峻滔也持相似观点,他判断,金银牛市尚未终结。

  综合分析来看,支撑黄金价格的长期逻辑并未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全球央行购金常态化。瞿瑞表示,基于战略安全与资产多元化的考量,全球央行将继续强化黄金储备布局。“新兴市场经济体,如中国、俄罗斯、沙特、印度等国家的黄金储备量已明显上升。”

  世界黄金协会于今年2月至5月的调查显示,计划增持黄金的央行比例已从上年的29%升至43%。此外,95%的储备管理者预计未来12个月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将增加,高于上年的81%。

  二是“去美元化”趋势持续推进。根据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今年,全球央行持有的黄金储备价值自1970年以来,首次超过了持有的美国国债,反映出黄金作为储备资产正逐步替代美债。

  张峻滔表示,这一动向反映出市场对于美元体系的不信任,但由于美国仍在全球金融市场占据主导,“去美元化”将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此外,美国“高利率、强美元”的宏观背景正在转变。瞿瑞认为,鉴于年内美联储仍有继续降息的可能,实际利率有望进一步走低,这将打压美元指数,并降低黄金的持有成本,进而助推金价上涨。

  三是市场仍需要应对不确定性的对冲工具。张峻滔表示,美国财政可持续性遭质疑、全球投资者寻找替代性储备资产等因素,持续利好金银表现。徐颖也认为,地缘政治风险时有反复,全球央行与投资者仍需配置黄金作为风险对冲工具。

  桥水基金最新观点认为,鉴于法定货币持续面临的贬值风险,从战略性配置角度来看,黄金仍被视为一种具有价值的“法定货币替代资产”。

  策略首席分析师王开在其报告中表示,本轮黄金长期上涨趋势尚未完结,后续仍有较长时间窗口支撑其进一步上行。

  瑞银财富管理则维持今年底黄金目标价为4200美元/盎司的判断。

  金银比回升 关注布局时机

  回顾前一轮行情,白银跟随黄金“补涨”,其风头一度盖过黄金,金银比(黄金价格/白银价格)也因此成为市场关注的关键指标。该比率不仅反映了黄金与白银之间的相对价格关系,更折射了市场对二者的供需结构、金融属性等方面的不同预期。

  一般而言,金银比下降表明白银表现优于黄金。但在贵金属回调阶段,白银波动性更强,其跌幅更大将导致金银比回升。

  从具体走势看,金银比自6月起持续下降,至10月中旬触及年内低点78附近,当前已回升至85左右。展大鹏表示,从历史均值来看,金银比通常在65—75区间,因此当前比率仍有继续向均值回归的可能。

  张峻滔认为,金银比在短暂下行后重新回升,但依然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这反映出在回调过程中黄金更具抗跌性,白银投机性更强,表现出更明显的“追涨杀跌”特征,因此黄金在现阶段仍具备更高的相对价值。

  徐颖则从行情驱动角度分析称,贵金属行情通常由黄金主导,随后投资者再转向性价比较高的白银。因此,若黄金价格企稳回升,白银有望跟随上涨,但其走势确定性通常低于黄金。

  展望后市,光大期货认为,白银价格弹性大于黄金,近期金价快速回落带动银价大幅走弱。基于金银比回归情况,可关注布局机会,重点观察金价何时止跌。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