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广州市动物诊疗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号发布《倡议书》称,近日,该协会关注到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布“流浪猫被抽血”的相关内容,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为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现呼吁全市动物诊疗机构拒绝使用来源不明的犬猫血液,确需实施犬猫全血输注治疗的,请严格遵守《犬猫全血输注技术规范》。
公开资料显示,广州市动物诊疗行业协会是由广州市从事动物临床诊疗等机构,按照自愿原则组成,具有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近日,有博主发布视频称,有猫被抽血,有偿供其他猫咪输血时使用。在业内,有人称这类猫为“血猫”,其生存状况引起外界关注。
一位从事宠物保护的志愿者向澎湃新闻表示,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宠物血库系统。一些猫因健康原因需要输血救治,猫血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自家另外的猫或朋友的猫;二是通过宠物群、网络发布相关用血需求,一些有爱心的养猫人士愿意用自家猫咪捐血,猫主提供一定的经济补贴;三是来自商业性质的猫血库,其价格较为昂贵。
该志愿者表示,在给猫输血时,需要匹配血型,对捐血的猫的体重、年龄、健康情况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对于商业运作的猫血库,其猫咪来源、日常生存状况、抽血是否规范等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确实让外界担忧。
有律师表示,目前,没有针对“宠物输血”的行政法规或强制性国家标准,应加快制定相关法规,明确宠物血库的设立条件、审批流程、运营规范等,对非法采血、血液买卖等行为制定具体的处罚措施,提高违法成本。再是,建立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合作,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对宠物血库的日常监督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