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10月议息会议将至,降息25个基点“几无悬念”。
北京时间10月30日凌晨,市场将迎来美联储10月议息结果。截至发稿,芝商所CME Group数据显示,本次会议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97.3%,维持当前利率不变的可能性为2.7%。
值得一提的是,受美国政府“停摆”影响,本月非农数据暂未公布。受访专家指出,尽管“停摆”的影响短期可控,但若长期持续,数据的缺失可能会增长会议的不确定性。
在会议内容上,受访专家认为,除关注降息幅度外,还可关注美联储对就业市场、缩表等问题的描述。
CPI数据低于预期巩固降息前景
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CPI同比上涨3%,低于市场预期的3.1%,前值为2.9%;核心CPI同比上涨3%,低于市场预期的3.1%,前值为3.1%。
同时,受美国政府“停摆”影响,本月非农数据暂未公布。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DP)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美国私营部门减少3.2万个就业岗位,出现2023年3月以来最大降幅,远低于增加约5万个就业岗位的市场预期。ADP数据往往被称为“小非农”,对判断就业市场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CPI数据全线低于预期,ADP数据远低于预期,透露出了什么信号?
对此,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对澎湃新闻分析称,美国9月CPI全面不及预期,显示当前通胀压力较为温和,不构成掣肘美联储降息的理由。同时,尽管与关税相关的家具、休闲商品价格环比再度上涨,但幅度不及6-7月的连续环比大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关税对通胀的冲击是一次性的”论点,这进一步巩固了美联储10月降息的数据支撑。
就业市场方面,白雪认为,9月ADP数据则显示,美国就业市场出现实质性转弱,叠加8月非农新增2.2万人,均指向劳动力市场持续疲软,加强了美联储进一步降息以“托底”经济的必要性。
“总而言之,低于预期的通胀数据和明显疲软的就业数据,为美联储在10月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铺平了道路。”白雪表示。
渣打中国财富方案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的观点与之类似。他对澎湃新闻表示,受地缘危机和产油国增产影响,本次名义通胀有所升温。但整体而言,本次通胀数据低于预期,为美联储继续降息提供条件,市场上的宽松交易可能延续。
美政府“停摆”或增加美联储会议不确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受美国政府“停摆”影响,本月非农数据暂未公布。美国政府的“停摆”将如何影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对此,白雪认为,数据真空可能会干扰货币政策校准,但短期影响总体可控。但若停摆持续至11月,10月CPI和非农数据的缺失将显著加剧12月会议的不确定性。
王昕杰也认为,虽然本月非农数据并未公布,但是从ADP的数据来看私营部门新增就业数据远低于预期,从前几个月的非农数据看,市场上已经对美国就业市场开始下滑形成一致共识。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关键经济数据的缺失或将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制定构成严峻挑战。国信期货研报援引高盛分析称,政府长期停摆可能使数据收集流程本身受到直接干扰,例如在2013年停摆期间,负责采集CPI数据的价格调查员被迫休假,导致劳工统计局仅收集到约 75%的常规价格样本;另一方面,数据收集流程的中断可能引入结构性偏差,进一步削弱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当地时间10月3日,受美国政府“关门”影响,原定于美东时间上午8:30公布的美国9月非农就业数据并未如期公布。这是2013年后,非农就业数据又一次因为美国政府“关门”而推迟发布。
美联储年内或连续降息
具体到本次会议而言,多名受访专家认为,本次会议大概率将降息25个基点,12月也有望继续降息。
白雪认为,9月会议以来,虽9月非农报告延迟发布,但广谱就业指标——包括9月ADP就业以及根据州层面首申拟合的联邦首申,美国就业市场整体仍在放缓,近期政府关门持续以及DOGE买断计划到期也可能对就业市场带来短期冲击。因此,综合来看,继续降息来“托底”经济的必要性增强。
从长期看,白雪指出,考虑到对就业风险的担忧难以消退,而9-10月非农数据以及10月CPI等关键数据公布可能进一步延后,数据空窗期内“盲判”的风险部分支持美联储在12月继续采取风险管理式降息。同时,偏慢的关税传导与租金通胀降温的压制也进一步降低了美联储对短期通胀风险的担忧。因此,美联储有望于12月连续降息。
王昕杰也表示,鉴于关税对通胀的影响似乎有限,同时就业市场仍需要支持,预计年内美联储还将降息50个基点。
除降息幅度外,美联储如何描述就业市场,以及缩表时间也是本次会议关注的要点。
白雪表示,本次会议需关注“就业下行风险”“通胀压力缓解”等表述是否强化,以及是否新增对关税、政府停摆等外部风险的评估。若声明删除“通胀仍高于目标”的表述,可能释放更明确的宽松信号。同时,还应关注鲍威尔是否会透露停止缩表的具体时点及后续资产负债表管理策略。如果提前结束缩表,可能被视为进一步的宽松措施。此外,鲍威尔可能阐述美联储在数据缺失期间的决策框架,例如如何平衡官方数据与替代指标的权重,以及是否考虑延长政策观察期以等待更多信息。
王昕杰认为,除对就业市场、缩表的描述外,还可关注美联储是否就信贷问题作出说明。近期,美国两家银行遇到信贷问题,造成美联储流动性工具SRF被使用,引起了金融部门不小的反应。在这两家银行之外,美联储对信贷问题有没有更多的描述,以及美联储未来的流动性支持方面也是关注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