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证指数收涨0.70%,站上4000点。创业板上涨2.93%,北证50上涨8.41%,创9个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新能源板块爆发,光伏、储能方向多股涨停;算力硬件、基本金属、非银板块涨幅居前。今日新能源领涨,主要原因是产业周期触底的信号愈来愈明显。供给端,国家层面整治“内卷式”竞争已经被写入“十五五”规划,行业自律行动也在推进当中;需求端,今年以来国内外光伏、储能需求持续超预期,海外缺电带动储能需求高增,持续性得到验证;同时行业龙头公司三季度业绩超预期,引发板块整体反弹。科技方向,昨晚英伟达GTC会议释放AI需求乐观预期,海外算力链尤其是PCB链条受其带动,涨幅显著。
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背后是市场对经济复苏与政策效果的认可。4000点作为A股重要心理关口,其突破意义不仅在于点位本身,更折射出投资者对宏观环境的信心修复。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较前值明显加快1.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消费、制造业投资成为主要拉动项;前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2%,为去年8月份以来各月累计最高增速,且中下游制造业改善显著,印证经济“量”“质”同步修复。
近期“十五五”规划编制释放明确信号,科技自立自强、先进制造业升级被置于更优先位置。这意味着未来五年,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将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资本市场作为“创新资本形成中心”,将持续受益于优质科技企业上市融资、产业资本增持及机构资金增配。
站在4000点关口回望,A股的上涨绝非偶然:经济复苏筑牢基本面,政策加码注入“强心剂”,中美关系缓和打开外部空间,而科技板块则成为牵引市场上行的核心引擎。短期看,指数冲关可能伴随震荡,但4000点的突破已具备扎实基础;长期看,科技产业的突破、经济结构的优化,将支撑A股走出更可持续的慢牛。对投资者而言,不必纠结于短期点位,不妨沿着“自主可控+产业趋势”主线布局——半导体设备与材料、AI算力与应用、高端制造中的工业母机、新能源领域的储能、锂电等方向,既受益于国家战略,又具备业绩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