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位舞者、15个人物形象、10吨舞美器材、600件特制戏装、300种道具、8次场景转换——这些数字共同构成了俄罗斯民族舞蹈秀《科斯特洛玛》。作为一部呈现俄罗斯多元面貌的舞台秀,它从城邦、乡村到军事文化,同时通过母亲、女儿、儿子、丈夫与战士等形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俄罗斯悠久的文化遗产与独特的民族精神。
10月30日至31日,《科斯特洛玛》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科斯特洛玛”舞团将通过再现俄罗斯多民族的重要历史时刻和传统习俗,展现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让观众一窥俄罗斯北极地区、南部平原、高加索山区和中部人民的生活图景。

剧照
“科斯特洛玛”舞团的标识是一双以足尖立姿摆放的芭蕾舞鞋,象征着现代精神与传统的结合,该团在1991年创立于科斯特洛玛古城。三十多年来,该舞团已走遍全球25个国家,他们以独特的方式,将俄罗斯民族文化呈现给世界。
《伏尔加素描》(Volga Scenes)《为了圣俄罗斯!》(For Saint Russia)《俄罗斯风情》(Russian Performance)《神秘的俄罗斯》(Mysterious Russia)《很久很久以前》(Once upon a Time)以及《俄罗斯民族舞蹈秀》(Russian National Dance Show)是该团最具代表性的六部作品。
这些作品从丰厚的俄罗斯文化传统中汲取灵感:以瞬息万变的意识流美学,塑造“伟大而神秘的俄罗斯”形象。以独特的民族身份为根基,也融合多元的表演形式,将民间艺术、古典芭蕾、戏剧表现与舞台科技相结合,辅以复古的俄罗斯装饰美学,为表演注入新的思想与情感。

剧照
“科斯特洛玛”舞团已在伦敦阿波罗剧院、俄罗斯国家克里姆林宫、巴黎会议大厅以及荷兰鹿特丹卢克索剧院等地表演,自2005年起,“夏季莫斯科”演出季成为该舞团传统,每年在莫斯科上演100场。
科斯特洛玛是俄罗斯的一座古老的小城,曾留下许多文化巨匠的足迹:俄罗斯著名剧作家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A.N. Ostrovsky)、诗人尼古拉阿列克塞耶维奇涅克拉索夫(N.A. Nekrasov)、俄罗斯大剧院创始人乌鲁索夫(F. Volkov),以及艺术家鲍里斯库斯妥基耶夫(B. Kustodiev)、叶菲母切斯特亚科夫(E. Chestnyakov)等。作为“黄金环线”上的璀璨明珠,科斯特洛玛仍保持独特风貌。正是在科斯特洛玛的依拉特耶夫斯基修道院,年轻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Mikhail Romanov)于1613年宣誓成为沙皇,是俄罗斯帝国享祀三百余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一位沙皇。

剧照
俄罗斯哲学家帕维尔费奥多罗维奇曾如此形容科斯特洛玛人:在俄罗斯乃至全世界,没有人像他们这样对品味、生活方式和灵魂有如此高的要求。音乐舞蹈秀《科斯特洛玛》海报上的盾徽以及凯瑟琳二世的画像,正是其与民族文化在时间上的联结以及精神上的继承。
《科斯特洛玛》剧中贯穿着“雪姑娘”这一形象,这是俄罗斯民间传说的一位童话角色。她被描绘为冰雪与春天的女儿,美丽和善良的化身。而科斯特洛玛,正是这位雪姑娘的诞生地。为此,由于雪姑娘的背景故事,在剧中赋予了一种意为:“逆境中,也能遇到美好”的含义。
这部剧中,也用跨越时空的恢弘舞蹈艺术讲述俄罗斯历史及人民的生活。通过对俄罗斯多民族的重大历史时刻及传统习俗的表演,呈现大量的民族舞蹈技巧,模拟城邦、乡村、军事等文化环境,生活角色身份:母亲、女儿、儿子、丈夫以及战士等形象进行刻画,以欢乐、轻松、大气的风格,展现出俄罗斯悠久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族精神,做一次俄罗斯文化深度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