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10月29日下午,美联储在10月议息会议后宣布降息25个基点,为今年9月恢复降息操作以来的第二次降息。本次降息后,美联储基准利率下降至3.75%-4.0%区间。除了降息,美联储本次会议的另一重要决定为从12月1日起结束量化紧缩操作。经过本轮缩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从2022年6月的8.9万亿美元下降至今年10月的6.6万亿美元。
本次美联储降息和结束缩表的操作符合市场预期,美股主要指数表现总体平稳。不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记者会上发言,指出12月进一步美联储降息远非既定事实,一度造成盘中较大回撤。万得数据显示,在美东地区10月30日交易时段内,标普500指数和道琼斯指数分别收跌0.30%和0.16%,而科技股表现强劲,继续推动纳斯达克指数于盘中创出历史新高,并收涨0.55%。由于美国国债市场此前对12月美联储降息的定价较为充分,鲍威尔的会后表态也造成震荡。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较前一交易日上行约9个基点。同时,美元汇率获得支撑,美元指数日内反弹至99上方。
根据美联储本次会议决议及会后鲍威尔发言的重点,摩根资产管理认为:
一、本次的美联储降息操作的性质仍是前置性和预防性降息。美联储做出降息决定的主要考虑因素在于美国就业数据下行较快,美国劳动力市场可能出现进一步恶化,同时美国通胀风险暂时缓解。虽然美国政府关门,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发布中断,但美联储决议中指出“近几个月就业领域面临的下行风险有所上升。”在此背景下,9月美国CPI通胀的主要指标均低于预期,促成了本次美联储降息的决定。
不过,鲍威尔在会后发言中继续重申美联储的双重使命,并强调美国就业市场下行风险和通胀上行风险对货币政策的挑战,反映出美联储继续对美国通胀风险依然保持警惕。假设美国政府能够尽快结束停摆状态,在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之前或有三次就业市场数据发布和两次通胀数据发布。如果未来美国就业市场数据企稳,但通胀走强,美联储有可能在12月暂停降息。目前市场定价显示的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已经从此前的92%下降至65%左右。
在今年美联储前置性降息后,随着美国就业和增长风险得到一定缓解,而美国通胀风险仍然存在,明年美联储大幅降息的必要性较低。从此前的数据来看,美联储开始降息之前,高按揭利率令美国住房市场承压,中低收入家庭的信用卡贷款和汽车贷款违约率也有上升风险。美联储开始降息后,上述风险有所缓解,反映出预防性降息的效果。美联储决议中认为,“现有指标显示,经济活动正以温和速度扩张。”在此背景下,美联储在明年可能放缓降息的节奏,更有可能采取根据数据变化进行相机抉择的策略。
二、美联储结束缩表有助于缓解市场流动性面临的压力。最近几周美国资金市场面临流动性压力,市场利率上行较快,美联储隔夜回购机制余额大幅下降,市场也因为对中小银行流动性的担忧而出现波动。因此,美联储结束缩表有助于避免类似2019年的流动性冲击风险。在12月1日停止缩表后,美联储将从持有到期的资产抵押证券(MBS)中回笼资金,再将其用于买入美国国债,以此缩短投资组合的久期,使其结构更为贴近美国存量国债市场的构成。
不过,美联储结束缩表的整体影响可能比较有限。美联储在2022年6月开始启动缩表,在此后3个月内将每月减持资产的上限提升至600亿美元国债和350亿美元按揭抵押证券(MBS),此后于2024年6月将国债减持上限下调至250亿美元,并于2025年4月再次将国债减持上限下调至50亿美元。由此可见,缩表的规模在最近几个月已经大幅下降,即使停止对于市场的影响也较为有限,未来美联储降息的节奏和经济基本面对市场走势或仍将起到主导作用。
三、关注政治因素对美联储决策和市场预期的扰动。在本次美联储议息会议上,12名委员中有10人支持降息25个基点,1人认为应维持利率不变,而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命的委员米兰投票要求降息50个基点,与其9月份的激进政策主张一致。
进入2026年,政治因素对美联储决策的扰动有可能继续上升。美联储系统即将迎来一系列重要的人事变动,2026年2月将有12个地区联储行长的改选,5月鲍威尔将结束美联储主席的任期,但继续担任理事至2028年1月。特朗普可能在年底前提出美联储主席的继任人选,从而获得直接干预美联储决策的机会,增强市场对利率进一步下行的预期。隔夜指数掉期交易反映目前的市场预期为美联储明年降息两次,基准利率可能降至3.0%-3.25%区间,而美联储9月点阵图预测的基准利率区间为3.25%-3.5%。
如果美联储在特朗普压力下推动大幅度降息,可能有助于降低美国政府的债务利息支出,缓解其面临的债务压力,但也将导致市场进一步担忧美联储的独立性受到挑战,对美元和美国国债的长期信用造成冲击。因此,在今年美联储已经降息两次之后,权益资产仍有望获得降息的支持,但美元和美国长期国债面临的风险和市场波动可能上升。
四、投资环境整体有利,仍可关注多元化配置。对于投资者而言,美国经济温和扩张以及利率逐步下降的环境,有利于风险资产的总体回报,加上近期人工智能领域投资的增长前景,可能继续有利于美股科技、通信服务和金融等行业的表现。美联储降息提升全球流动性,也可能支持非美市场的表现。从估值吸引力,盈利增长前景和市场动能来看,A股、港股和日本市场的结构性机会值得继续关注。
此前市场资金面的波动和信用市场的震荡,反映出投资者开始警惕市场可能存在的风险,而近期部分科技公司财务数据不及预期造成股价大幅下挫,也引起对美国科技板块估值过高的担忧。在此背景下,利用全球多元资产组合平衡风险和回报,避免单一押注,或仍是争取长期稳定回报的重要一环。
除非另有注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Wind,摩根资产管理。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23年4月正式更名为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内地使用‘摩根资产管理’及‘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作为对外品牌名称,与JPMorgan Chase & Co.集团及其全球联署公司旗下资产管理业务的品牌名称保持一致。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
风险提示:上述资料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或发售或邀请认购任何证券、投资产品或服务。所刊载资料均来自被认为可靠的信息来源,但仍请自行核实有关资料。投资涉及风险,不同资产类别有不同的风险特征,过去业绩并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前请参阅销售文件所载详情,包括风险因素。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