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数据于周四显示,第三季度欧洲经济小幅增长 0.2%。使用欧元的 20 个国家(欧元区)经济增长受到两方面因素拖累:一是美国关税提高,二是德国与意大利两国经济表现疲软(两国均勉强避免陷入技术性衰退)。
然而,这一疲软的增长数据并不足以促使欧洲央行(ECB)降息。欧洲央行维持利率不变的立场,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形成鲜明对比 —— 美联储于周三将基准利率下调 25 个基点,并正就是否在年底前再次降息展开讨论。
欧盟统计局(Eurostat)的数据显示,德国经济在第二季度收缩 0.2% 后,第三季度(8-9 月)陷入停滞,增长率为 0。经济学中常用 “连续两个季度产出下降” 来定义衰退,德国此次勉强避开这一局面。意大利的情况类似,在第二季度收缩 0.1% 后,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同样为 0。
德国经济以制造业和出口为核心,当前正受到多重因素拖累,包括能源价格上涨、来自中国汽车及工业机械制造商的竞争、技术工人短缺,以及官僚体系效率低下等。
欧洲面临的另一阻力来自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 —— 其政府对欧洲输美商品征收 15% 的关税(进口税);此外,欧盟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就可能提高关税税率与美方展开的反复谈判,也加剧了市场不确定性。
欧洲央行在 7 月和 9 月的前两次货币政策会议上,均维持关键利率不变。此前,为抑制因疫情后经济复苏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发能源危机所导致的两位数通胀,欧洲央行曾将基准利率上调至 4%;之后,又将利率下调至 2%。
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在上述两次会议中均表示,当前货币政策 “处于适宜区间”。9 月欧元区年通胀率为 2.2%,已接近欧洲央行 2% 的通胀目标,而控制通胀正是欧洲央行的核心职责。通常而言,较低的利率会刺激经济增长,较高的利率则有助于抑制通胀,但可能因借贷成本上升而抑制商业活动。
支付平台 Ebury 的市场策略主管马修・瑞安(Matthew Ryan)表示,欧洲央行下次会议 “极有可能波澜不惊,不会出现重大变动”。
分析师指出,采购经理人调查显示第四季度初经济活动略有改善,这进一步支撑了 “无需进一步降息” 的观点。德意志银行分析师认为,2% 的利率很可能是欧洲央行降息周期的终点;他们预测,只有到明年下半年,随着德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防支出开始推动经济增长与通胀回升,欧洲央行才可能启动温和加息,这也将是其下一步的利率调整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