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证券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601066.SH,06066.HK)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逾64%。

10月30日,中信建投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指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65.49亿元,同比(与前一年同期相较)增加55.2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净利润”)25.80亿元,同比增加79.21%。

2025年前三季度,中信建投营业收入为172.89亿元,同比增加31.25%;净利润为70.89亿元,同比增加64.95%。

2025年第三季度,中信建投基本每股收益0.30元/股,同比增加100%;2025年前三季度,中信建投基本每股收益0.82元/股,同比增加82.22%。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中信建投总资产为6627.57亿元,较2024年末5664.18亿元的总资产规模,增加了17.01%。

对于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加,中信建投在三季报中表示,主要原因系投资收益、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加。

中信建投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得益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收益增加,公司投资收益为74.59亿元,同比增加113.61%;得益于经纪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加,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90.88亿元,同比增加40.08%。

官网最新资料显示,中信建投成立于2005年11月2日,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性大型综合证券公司。公司注册于北京,注册资本77.57亿元,主要股东有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分支机构方面,中信建投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设有300余家证券分支机构,并设有中信建投期货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建投(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中信建投投资有限公司等5家全资子公司。

2016年12月9日,中信建投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8年6月20日,中信建投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股权方面,中信建投三季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东共有3家,分别为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其他代持股份,持股比例分别为35.81%、30.76%、10.52%。

今年上半年,中信建投管理层出现变动,“明星分析师”武超则升任中信建投证券党委委员。

5月20日,澎湃新闻曾报道,新财富白金分析师武超则近日已升任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同时,武超则继续任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兼国际业务部行政负责人,董事总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39岁的武超则在2013年至2020年,连续八届获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通信行业第一名,是新财富白金分析师。

据大智慧VIP,截至10月30日收盘,中信建投A股收报26.64元/股,跌1.81%;港股收报13.65港元/股,跌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