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供给侧的潜力是巨大的。最大的酒店集团一定会诞生在中国。”10月31日,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琦在2025华住伙伴大会现场公开表示。

今年7月,酒店行业杂志《HOTELS》发布2024年全球酒店排行榜,中国酒店集团中,锦江国际集团以14,322家酒店、1,454,335间客房的数量位于全球第二;华住集团以11,147家酒店、1,088,218间客房的数量位于全球第四。
“我们年龄是最轻的,才20年。再给20年不做第一我们都不好意思。”季琦表示。
季琦指出,从全球酒店水平来看,目前大国客房数方面,中国排第一;人均客房数平均水平方面,中国排第二;中国酒店的规模以上酒店数(超过40间房的酒店)比例不高:中国只有25%的酒店超过40间房间,而美国是95%。此外,中国的连锁化率较低,2024年中国酒店的连锁化率为40%,而美国酒店的连锁化率为72%,欧盟酒店的连锁化率是44%。
季琦认为,从目前酒店行业的现状来看,也看到很多机会。如存量市场压力增大,“一个是开店的机会,一个是把‘他的店’变成‘我的店’的机会。”季琦表示,此外,酒店行业的机会还在于:县域市场潜力巨大;资产回归投资本质;通缩和新常态下,加盟酒店重置成本降低;加盟和品牌推动供给侧变革,加盟投资成为行业浪潮;强大制造业和产能回流提供优质高性价比供应链;AI技术推动新一轮客户体验和高效运营。
“中国酒店业大有可为。”季琦认为,中国酒店业未来充满了巨大的机会,而这机会来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包括从微房量的酒店到中房量的酒店、从单体酒店到连锁酒店、从星级酒店到品牌酒店、从大城市到县城、酒店从房地产配套到成为投资回报。
“下一个20年,我觉得我们要和友商重新定义中国酒店业。”
当日,季琦再次强调:“我坚定地看好中国。”
“我的理由特别简单,让我觉得最有信心的,最确定的是中国的人。中国人民勤劳、聪明、吃苦耐劳、追求美好生活。不仅仅是劳动力,也是创新力、竞争力,更是人才红利。中国是个超大规模的市场,我们有14亿人口,其中4亿多(人口是)中等收入。我的目标客户群不是4亿,是14亿。”
季琦还认为,中国消费的增长潜力很大。“我觉得未来最有机会的是消费。”季琦表示,“我估计若干年之后,中国消费能够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消费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当日,季琦还发表了对“内卷”的看法。
“根据人类学的定义:没有进步的改变叫内卷。”季琦表示,“首先我认为,内卷,第一个是我们供给侧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过去各行各业直接做就能挣钱,今天的供给侧已经不是低成本、粗制滥造的。第二个是产能和需求的不同步。第三是产能输出受到限制。第四是大市场、大利益必然伴随猛烈的竞争。”
“中国的市场这么大,一定伴随着大利益,大利益就一定伴随着竞争。竞争是常态。”季琦认为,“内卷实际上是中国供给侧的持续改进,不是负面的事,是正面的。我们的竞争不是没有进步的改变,我们每一天都在改变。竞争出来更好的产品、竞争出来更好的公司。”
当日,华住还在会上发布了全新的东方品牌“全季大观”。前一天,华住还发布了海友全自助酒店,在成本端,新建单房造价5.71万元,45间房起步,总投资300万元;在效率端,全自助服务流程将人房比降至0.1,即60间房仅需配备6名员工(含店长)。
据了解,目前,海友全自助酒店在全国门店已超20家,其中还有深圳宝安洪浪北地铁站酒店开业后3个月保持100%的出租率。
“华住是一个品牌公司。”季琦在演讲中表示,华住的发展战略是以打造品牌为核心竞争力,让“华住成为中国住宿业的基础设施是我们的理想,也是我们的梦想。”
据华住集团此前披露的二季报,华住集团今年第二季度的总收入约64亿元,同比增长4.5%;归母净利润约15亿元,同比增长44.7%;经调整净利润约13.5亿元,同比增长7.6%,经调整EBITD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11.3%;营业额约269亿元,同比增长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