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多数钢琴比赛聚焦独奏的“个人秀”,首届“上音国际音乐家比赛”考验的是钢琴选手作为“复合型音乐人才”的综合素养。

比赛由上海音乐学院联动福建泉州市惠安人民政府、芬兰萨翁林纳音乐学院等联合举办。金秋时节,来自全球的20位音乐才俊相聚泉州,不仅角逐音乐技艺的高低,更完成了一次文明交流的生动实践。

10月30日-31日,复赛第一轮(室内乐)在泉州大剧院上演,20位选手展开激烈比拼。最终,8位选手进入复赛第二轮(艺术歌曲),将在11月3日进行更为炽热的角逐。

经过激烈比拼,8位选手进入复赛第二轮

比赛为媒,全面考察选手综合素养

三轮赛程层层递进:初赛为钢琴独奏视频选拔;复赛涵盖钢琴与室内乐的合作、钢琴与艺术歌曲的合作;决赛要求选手“自弹自挥”,不仅要弹钢琴,还要担任乐队指挥,将难度推向顶峰。

“比赛章程出来后,同学纷纷给我发消息,鼓励我一定要参加。”汪煜轩是上海音乐学院指挥与钢琴双专业学生,比赛好像为她量身定制。

传统钢琴比赛侧重对独奏能力的考验,这场比赛要求选手在独奏、室内乐合作、声乐合作、乐队指挥之间灵活切换,“考验太全面了,尤其是最后一轮的指挥环节,难度很大。”

复赛第一轮,汪煜轩演出了贝多芬《钢琴三重奏“Ghost”》,作为本土力量代表展现出扎实的功底。这是她参加的第一个大比赛,却意外契合了自己期望的成长目标——成为一个全面的音乐家,“我的偶像是贝多芬,他能弹琴、能作曲、能指挥,身兼多能。这个比赛选拔的正是复合型人才,钢琴家不能只盯着钢琴。”

汪煜轩在比赛现场

英国选手朱利安特里维廉带着隆-蒂博国际音乐比赛冠军的光环而来,演出了贝多芬《第十一号钢琴三重奏》、卡萨多《钢琴三重奏》。

“我和乐手磨合的时间有点短,虽然慢慢找到默契,但还没能完全理解彼此。” 加上比赛期间身体不适,他坦言自己在复赛第一轮已尽全力,但仍有一些遗憾。

朱利安特里维廉在比赛现场

德国选手马特奥韦伯收获了满满的惊喜。他对自己的表现挺满意:“我在舞台上很自在,情感的挥洒很自如,一起合作的乐手也都相当出色。”

马特奥韦伯带来了勃拉姆斯《第三小提琴奏鸣曲》、德彪西《小提琴奏鸣曲》,分别和不同的小提琴手搭档,“我不是一个人在表演,和搭档的对话、互动,甚至即兴发挥,让整个过程更有生命力。”

比赛虽难,但多样化的赛程安排让他乐在其中,“每当练烦了艺术歌曲,我就去准备室内乐,再练一练钢琴协奏曲,永远不会枯燥。”

马特奥韦伯在比赛现场

陪伴选手完成考验的搭档,均为上海音乐学院的在读学生或校友。

刚考进上交的小提琴手徐堉杰和上音大四学生、大提琴手沈郝,陪着汪煜轩打比赛,“她的反应很快,和她的指挥背景有关系,你发出信号,她立刻会有反馈,很难得。”两人评道。

上音硕士研究生、小提琴手李秉璋与韩国、玻利维亚、德国、中国的4 位选手完成了合作。

“我们几乎都是第一次见,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磨合,把心聚在一起。”他观察,市场上需要大量能协作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只会独奏的“孤勇者”,“很多优秀的独奏家弹不好重奏,正是因为欠缺或不重视室内乐训练,比赛正好补上了这一课。”

李秉璋

琴声为桥,和古城泉州深情地相拥

历史上的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如今的泉州上是年轻人扎堆的“网红打卡地”。簪花、南音、木偶戏、梨园戏等文化遗产,融汇中外、山海兼具的特色美食,古色古风的古建、古厝和寺庙,都对年轻人产生了强烈吸引力。

在泉州,来自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美国、希腊、玻利维亚、新西兰、韩国、日本等国家的20位选手,在紧张备赛之余,更在这座城市收获了关于中国的鲜活印象。他们走进老城区、品尝当地美食、感受城市风貌,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阅读”中国。

朱利安特里维廉

朱利安特里维廉是第一次来中国,泉州老城区的5小时漫游,让他对中国有了不一样的认知:“建筑还没来得及细品,当地人的生活让我看得津津有味,从他们的生活方式里,我能更真实地理解这个国家。”

朱利安特里维廉还会说几句简单中文。六年前,因为陪朋友一起“打赌”学习,他接触过两个月中文,如今虽已大半遗忘,但对中国的兴趣丝毫未减,“我想去看山脉和考古遗址,中国太大了,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金才能深度旅游。”他还计划去上海拜访朋友,对方是上海一所大学的英语教授。

马特奥韦伯和李秉璋

“这里有很多让人惊叹的新建高楼,也有很多有特色、有韵味的老建筑。”马特奥韦伯也是第一次来中国,对泉州的无噪音电动交通工具印象深刻,很是羡慕。

因为紧张备赛,他还没有深入游览这座城市,但当地美食已经让他沦陷,“我不知道菜名,但每一道都很合我胃口。”他想留出更多时间去看泉州的寺庙,还想找机会去海边游泳。

虽然未能晋级后续比赛,他也早已计划好在中国多待几周,而上海在必须打卡的名单里,“我一定会在上海好好逛逛,好好感受这个美丽国家。”

评委们在评委席上

来自德国、法国、克罗地亚、中国等国家的8位评委,也和泉州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活跃于艺术歌曲领域,常年和芮妮弗莱明等世界级的歌唱家同台的钢琴家哈特穆特霍尔,也在评委席里。

他被色彩鲜艳的惠安女服饰惊艳,迫不及待拍照发给了女儿,“我人生中第一次见到!女儿也直夸可爱,像布偶娃娃一样。”哈特穆特赫尔感叹,“我们都生活在不同的文化中,但音乐把我们紧紧凝聚在一起。”

这场比赛超越了竞技的范畴,成为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和泉州的深情相拥,让中国从一个抽象的概念,变成了具体可感的体验。

未来,随着决赛在上海进行,以及更多国际选手在中国的深度旅游,这场始于泉州、终于上海的音乐之旅,必将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段美好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