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1日,高市早苗当选为新一届的日本首相,这也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首相。日本股市一片欢腾,日经指数暴涨。在日本媒体有意或无意的叙述中,似乎都透露着这样的信息,高市的当选表明日本比自己的美国盟友在男女平权上更为进步。
女性领导人站上权力的巅峰,在近年来并不少见,尤其在欧洲。就在高市早苗当选后,我打开哔哩哔哩,大数据推送给我的推荐视频是由美国拍摄制作的电视剧《政权》(The Regime)。这部剧的主角由鼎鼎大名的《泰坦尼克号》中罗丝的扮演者凯特温斯莱特担纲。剧情虚构了一位欧洲国家的女首相,描述了其在当政过程中的诸多“趣事”和“怪事”,以及影射出女首相领导下的国家到底是要做“新的欧洲”,还是做“美国的朋友”。
电视剧的内容,隐喻了欧洲的政治困境。放在日本,又何尝不是。高市早苗的竞选口号“Japan is back”(被意译成“让日本重回巅峰”或“让日本列岛变得富强”),被视作是日本版的MAGA(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竞选口号,让美国再次伟大)。而有趣的是,高市前脚宣布胜选上任,后脚就收到了特朗普将要访日的消息。
在日本的电视剧里,政治题材的描述经久不衰。近年来,大胆地描写日本选举政治的“内面”及政客之间真实关系的剧作层出不穷。日系政治剧的中心主题已经完全摆脱了浪漫的、理想主义的色彩。剧情分分钟都在照进现实,甚至比电视台播报的实时选情都更加逼近真相。
2008年,由木村拓哉主演的《改变》(Change),描述一位平凡的小学老师如何通过一步步的选举成为日本首相,并且在全剧的结尾发表了长达十几分钟的感人政论。这大概是日剧最后一次用“美好”和“希望”来注释日本的政治家,该剧也被网友揶揄为“政治童话”。

《改变》海报
到了2015年,由高桥一生和菅田将辉等主演的《民王》,虽然同样选用的是帅气的脸庞,这部被称为“奇幻喜剧”的政治剧却走向了以讽刺为主的路线。日本首相父子互换了灵魂,毫无政治经验的儿子顶着父亲的外貌承担首相之职,虽然在管理国家大事中有很多啼笑皆非的日常,但门外汉的儿子并没有影响国家机器的运作。政治运作背后的巨大力量来自在政治生态圈中根深蒂固的派阀。

让我们再转向剧情外的现实。日本政治权力的核心从来不完全掌握在首相手里。日本一直以来都是“大佬”政治,更多情况下,担任政党干事长或者是副总裁的都是这样的“大佬”,他们才是幕后的总指挥。日本的前任首相石破茂曾经这样描述自己当选后的生存状态,身边没有人说真话,遇到事情也没有人可以商量。
高市早苗,一直以来都被贴上“安倍女孩”的标签。安倍晋三遇袭去世后,安倍派解散。想要继续依靠安倍的遗产也成为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为了当上首相,更确切地说,是成为载入史册的女首相,高市早苗必然会选择力量强大的麻生派。就在大家为党内选举总裁是高市早苗还是小泉进次郎(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的次子)而争论不休时,日本国内媒体早已做出了高市会是最终赢家的判断。因为麻生太郎已经成为了唯一的“大佬”,而他手下的拥趸握有选票,也就决定了谁能当选。新一届政府班底里,麻生派占据了极大的比例,甚至有媒体直呼高市内阁为“第二次麻生内阁”。
对于女性首相的走马上任,虽然日本媒体放出一些“进步”的评论,女性领导人的困境也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如果我们看看被媒体放大和定格的那些形象,比如笑声具有魔性的哈里斯、辩论战士般疯癫的希拉里,以及面部僵硬的高市早苗,大概就能读懂一些“恶意”。
在世界的舆论中,日本女性的地位常被诟病,曾经轰动一时的伊藤诗织性侵诉讼案就在日本国内遭遇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方面她被塑造为日本me too运动的先声,另一方面整个判案是以民事而非刑事来收尾就颇为耐人寻味。
只要是女性,在日本就很容易成为被diss的对象,即使是皇室成员也难以幸免。先是真子公主选婿眼光不佳被媒体围追堵截,她的老公小室圭被塑造成一位不修边幅且学力不足、无法通过律考的浪荡子。虽然小室最终通过律考,两人在纽约的私生活仍遭遇全程跟踪,真子公主还被扣上了不顾亲情的罪名。最近佳子公主又因为着装上的乌龙事件被网络“炎上”。
相比之下,日本社会对男性的宽容度则是显而易见的。2024年12月,就在前任日本首相石破茂上任后不久,日本在野党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被爆出出轨丑闻。前一天他还在国会振振有词地施压石破茂下台,后一天他就满脸诚恳地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并对着电视镜头向大众道歉。事后他被党内停职三个月,但他的丑闻很快就被淡忘。当高市早苗遇到当选之路的第二道坎(公明党宣布退出与自民党的联合执政)时,玉木雄一郎立马公开表示有意竞选首相,并成为了各大媒体争相播报的宠儿。
那么,高市早苗真的优秀吗?这一点我想是毋庸置疑的。现年64岁的她曾于1987年被松下政经塾(松下集团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创办)派往美国国会担任研究员,在民主党众议员帕特里夏施罗德的个人办公室及委员会工作,负责为议员立法所需的调查和分析。她的美国经历也帮助她在回国后成为日本政论节目的座上宾。
不过,让我同样在意的是,在五位首相候选人面对记者提出的、用英语来回答“为什么想成为日本首相”的问题时,高市早苗使用了极其简单的两句话来回应,一句是“当我24岁的时候(When I was 24)”(应该是要表达24岁时就想在政治上出人头地),一句是“我热爱日本(I love Japan)”。对于一个用英语作为自己政治口号的人,我觉得这样的回答过于薄弱了。
在媒体描绘中,高市早苗是草根政治家、是东洋魔女,更是中日关系的麻烦制造者。10月4日,自民党总裁选举大会上,高市早苗特意穿上了蓝色的服饰;10月21日晚间举行的就任记者会上,她又佩戴了母亲遗留给她的珍珠项链和珍珠耳环。在这两个关键场合的装扮都让人联想到英国首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高市早苗本人也公开表示,被称为“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是她崇拜的政治家。不过,提起撒切尔夫人,让我很容易想起的片段是,1982年9月24日,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摔了一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