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 柳早(媒体人) 编辑 / 柯锐 校对 / 赵琳

私房菜馆被曝宰杀活猫煲 " 龙虎凤 "。

▲ " 虾记私房菜 " 店家此前发布的朋友圈。图 / 红星新闻

据红星新闻报道,10 月 30 日,广东佛山不少网友反映,佛山南海区九江镇一家名为 " 虾记私房菜 " 的餐馆在宰杀活猫并烹制 " 龙虎凤 " 菜品(龙指的是蛇,虎指的是猫,而凤指的是鸡," 龙虎凤 " 是一道由蛇肉、猫肉和鸡肉组成的菜肴)。店家在朋友圈发布相关内容,并以此作为卖点宣传。

10 月 31 日晚,九江镇宣传部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当地市场监管、公安、卫健等部门启动了核查程序,现场未发现相关食材,并对商家的广告、菜单进行核查。" 目前,涉事经营主体已经停业整顿,相关情况还要进一步核实。"

蛇、鸡、猫的乱炖,无疑不太符合人们对餐饮的一般认知。很显然,这种乱炖颇有点儿猎奇的元素,当初被冠以 " 龙虎凤 " 的名称,更像一种揽客话术,如今却成了一种地方传统食俗。

相关部门之所以有所行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中存有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2020 年 5 月 29 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公告《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中,明确把猫、狗排除在可食用动物目录外,其不属于养殖禽畜。

这也意味着,猫肉这种肉类并没有严格的养殖、检疫、屠宰机制,来源不可追溯、质量无法保证。此前,有全国人大代表在提交相关建议时就提到,现在市面上销售的犬猫肉,90% 以上都来自全国各地的流浪猫狗或被偷毒抢的家猫家狗。

换句话说,商家拿猫肉作为食材,其实存在相当的安全风险。而另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就是食用猫狗肉成为地方传统食俗,如今必然面临社会文明拷问:将一个早已被广泛接受的伴侣动物作为食物,必定会引发情感上的巨大不适。

有报告显示,2024 年我国宠物猫狗数量已经突破 1.24 亿。如此巨大的体量,意味着宠物猫狗早已不是一个小众爱好,而是一种常见的社会景观。这种现实,必然也会投射到社会文明的标准与定义里。

比如,2020 年 3 月 31 日,广东深圳市通过《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猫狗就被明确禁止食用。

在解释这一条例时,相关部门负责人提到," 猫狗作为宠物,与人类建立起比其他动物更为亲近的关系,禁止食用猫狗等宠物是许多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也是现代人类文明的要求和体现 "。

当然,人们也有 " 不爱宠物 " 的权利,很多人对猫狗并没有特别的情感。但由于猫、狗没有被正规养殖,很多猫狗肉来源系被偷毒抢的家猫家狗,这毫无疑问也是对养宠者的权利侵犯。

同时,这也在客观上说明一个现实:在猫狗宠物随处可见的当下,猫肉狗肉的存在已经很难和当前的社会文明状态相适应,也容易催生盗抢、虐杀、投毒等灰色产业链。

对于这家餐馆,当地相关部门的反应可谓迅速,虽说目前尚未发现相关食材,但也正如网友担心 " 可能已经被吃 ",相关部门也不妨细致排查。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佛山并非第一次出现类似状况。2024 年 12 月,佛山市三水区美南村被发现存在猫只非法屠宰点,视频显示近百只猫被浸泡在竹笼中淹没于水塘,引发关注。

这也反映出,一些地方依然残留着吃猫的传统食俗。但这样的饮食观念,不仅潜藏着严重的食品安全风险,也与当下社会的文明水准格格不入,理应被更安全、更理性、更有温度的生活方式所取代。

为此,监管部门的介入很有必要,同时也应当通过立法、宣传与惩戒机制,让这种带有猎奇、残忍与违法色彩的 " 龙虎凤 " 彻底退出餐桌,让人们的传统饮食习惯,能够跟上社会进步的节奏。

让不吃猫狗成为一种自发的、公共的自觉,不仅是对伴侣动物的温情、对公共卫生安全的责任,也是现代人类文明的底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