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在上海市人大2025年度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活动中,数十名上海市人大代表及在沪全国人大代表围绕国际经济中心建设主题,前往杨浦区视察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美团(上海)展示中心等点位。

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人大了解到,国际经济中心是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综合承载体”,是上海城市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近年来,上海奋力推进国际经济中心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聚焦高端产业引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上海经济规模持续进位,综合实力持续增强。2024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53926.71 亿元,同比增长5.0%,经济规模位列全球城市第五名(位于纽约、东京、洛杉矶、巴黎之后);上海占全国GDP比重保持稳定,国内城市经济首位度地位持续巩固。

2025年前三季度,上海实现GDP40721.17 亿元,同比增长5.5%。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个百分点(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3%,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3.6%);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3%(其中,新能源产业增长19.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0.9%,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3%)。

近年来,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引领作用持续增强,集成电路推动先进工艺迭代、AI算力芯片突破、重点环节(材料、装备、设计工具等)国产化替代,加快全产业链突围。人工智能智算集群规模持续扩大,成立国内首个国有控股的语料平台公司,智能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实施“模塑申城”工程,聚焦“5+6”重点行业领域强化落地应用。生物医药加快科研载体建设,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等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在高端装备方面,上海大飞机产业园加快建设,船舶海工产业发展能级全面提升,集齐船舶工业皇冠上“三颗明珠”(大型邮轮、LNG 船、航母)。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加速全固态电池、大算力芯片等核心环节技术攻关。软件信息强化软件、信息服务、网络安全等产业基础,瞄准在线新经济、元宇宙等新兴领域,探索软硬协同新模式新业态。目前,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软件信息产业规模已达万亿级,加快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

面向“十五五”,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建设正步入从“量的积累”向“质的突破”转变的关键阶段,国际经济中心核心功能加快深刻进阶,迈向提升高端要素配置、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发挥全球经济治理影响力的新阶段,推动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实现新的系统性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