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近日,广州多名网友反映,广州地铁App乘车码功能频繁出现弹窗广告,尤其是“摇一摇”触发方式严重影响早晚高峰过闸效率。

11月3日,据澎湃新闻报道,广州地铁方面对此回应称,关注到网民的建议后,当即关闭该位置广告,并与合作商沟通,完善广告交互形式,杜绝此类干扰基础功能的广告。后续广州地铁将持续听取乘客的建议与意见,不断及时调整优化用户体验,服务好广州地铁APP用户。

广州地铁工作人员表示,10月30日,网友通过社交平台反映广州地铁APP乘车码下方“摇一摇”广告影响扫码乘车功能,当日关注到上述情况后,便吸取了网友的建议,于当日下线了该类型广告。

界面新闻注意到,目前打开广州地铁APP上的乘车码,已无“摇一摇”广告,但在APP首页顶部及个人中心页面仍有文字广告,点击后可直接跳转至投放广告软件的下载页面。


广州地铁APP内仍有明显的广告露出


“摇一摇”广告,作为手机移动端广告的一种触发形式,通常出现在APP的开屏首页。它借助调用手机内的加速度、重力、陀螺仪等一种或多种传感器来运作。

简单来说,当用户摇动移动智能终端,使这些传感器产生的数值变化达到预先设定的阈值时,便会触发广告交互,页面随即跳转到广告指定的链接,或是引导下载其他应用程序。

“摇一摇”这种形式已在互联网上存在多年。2012年9月,微信4.3版本首次推出“摇一摇”功能,彼时用户摇手机能随机匹配附近或全国用户进行互动,为社交增添不少乐趣。2015年春节期间,微信摇一摇红包活动更是吸引海量用户参与。然而,随着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发展,“摇一摇”被广泛应用于开屏跳转广告,性质从互动娱乐逐渐转变为部分用户眼中的“强制观看”。

近年来,“摇一摇”广告触发阈值过低的问题愈发突出。用户日常行走、乘车时的正常晃动,甚至只是拿起或放下手机、轻微抖动,都可能被误判为广告点击,违背用户意愿强行跳转广告页面。

2021年时,央视财经曾报道,部分APP的开屏弹窗广告收入,占其总广告收入的比例可超过80%。目前开屏广告的单价在所有的APP广告中价格也是最高的。这也让很多手机APP开发商趋之若鹜。

针对“摇一摇”广告带来的不良体验,工信部曾于2023年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明确规定不得利用高灵敏度“摇一摇”等易造成误触发的方式诱导用户操作 。

2025年7月,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摇一摇广告触发行为安全要求》,对 “摇一摇” 广告的触发阈值、关闭渠道等方面提出具体规范,要求确保用户自主选择“摇一摇”广告触发,避免误导和强迫跳转。

广州地铁APP只是使用“摇一摇”功能的出行应用之一,但其庞大的客流体量和典型的功能特性,意味着在乘客码页面弹出摇一摇广告,会让不少人的出行效率受到影响。

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5年6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显示,广州地铁客运量达到了26546.3万人次,客流强度1 .27万人次每公里每日,客运量位列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