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中国外交部又抡了 " 三板斧 ":宣布延长法国等国家的免签政策至 2026 年 12 月 31 日;将瑞典纳入免签,直至明年 12 月 31 日;决定恢复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赴加拿大团队游业务。这 3 项决定合在一起,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又一明确无误的宣示,它们在 11 月份的第一个工作日对外发布,进一步强化了世人对中国与西方国家扩大人文交流和经济合作的乐观预期。

10 月份,中美经贸冲突剑拔弩张,两个大国的互不信任和斗争气氛一度达到高潮。由于美国有能力给西方世界带节奏,西方舆论对中国是否坚持对外开放路线出现一些无端怀疑,中美将加速脱钩,世界最终将形成两个平行供应链体系的预测更加活跃。

然而,中美上月底的韩国会晤带来局面的重大转向,一股强大的暖风不仅吹向中美经济界,也吹向全球。过去半年多,中国以坚定态度回击美国发动的贸易战,刷新了美国对中国实力的认知,双方最终以平等姿态实现休战。中国做到了世界任何其他国家都没有做到的事情,赢得了国际社会的一份特殊尊重。

另外,中国倡导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策略,"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 " 的战略信念也被世界更多看懂。美国挑衅在先,中国以坚决斗争维护自身权益并且成功,这当中的是非对错,世界一目了然。

中国决不会往后走,我们长久的对外开放国策坚定不移。今天外交部宣布扩大对外人员交流的 3 项规定,老胡不知道这是不是巧合,但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把它们视为中美休战后,中国对外交流又将迎来一波新活力的象征,或者说很多人会在乐观中忍不住朝这个方向想。

中美互搏最激烈的时候,我方的舆论义愤填膺,不少人在网上 " 杀红了眼 "。老胡本人在过去几个月里也发了数不清的指向美国和其盟友的 " 战斗檄文 "。回过头来看,中国社会的同仇敌忾增加了我方的力量,成为我方对美博弈的筹码之一。

同时,让我们大家不断在内心确认:世界很复杂,对外博弈也并非意味着一味斗争。以斗争的方式促成合作,适应、把握 " 紧张 - 升级 - 休战 " 这样的 " 新常态 ",随时敢于斗争,随时接受与对方的妥协,并将整个过程用来促进中国的整体对外开放,这应当成为我们的整体大智慧。

我们今天仍与多个西方国家有龃龉,荷兰、德国、日本等等。然而,我们的实力非常强大,我们的博弈工具越来越多。当今国际关系的性质远非理性和处处讲道德的,然而我们对国际关系方向的把控和塑造力不断增加,我们有理由比世界大多数国家更加讲原则,同时也更从容,更有耐心。

目前,中国对许多发达国家的免签都尚且是单方面的,我们的社会接受了这一点,这展现的是气度和胸怀,也是一份对未来的信心。

中国从对外开放中收获了很多,而且这种收获越来越是双向的。对外博弈常态化了,我们拥有了围绕那些博弈的平常心,我们不断确认与世界相互交融的重要性,能够看透一些尖锐冲突并非国际关系的末日,它们有时是突破相互认知和交流瓶颈在特殊时间点的特殊方式。我们在逐渐驾驭国家强大起来后对外关系的更多复杂性。

今天与几个朋友一起聚餐,大家说道,未来一年,中美经贸关系有望平稳下来。然而,一旦中间又出了什么岔子呢?中国一定有足够的应对能力!那么一年之后又会怎样呢?我们的共同看法是:车到山前自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