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坡墓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十里铺街道张家坡村东,东距浐河约1.2千米,西距韩森寨战国秦陵约2.2千米。2025年5月至10月,为配合当地用地需要,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古代遗迹566处,其中,战国墓葬309座、车马坑1座;唐代墓葬214座;还有少量汉代、隋代、宋代和清代墓葬和灰坑。

出土器物1169件(组),以陶器为主,器型主要有鬲、罐、壶、盆、俑等。

战国墓葬以东西向竖穴土坑墓为主,占比95%以上。随葬器物主要有陶鬲、罐、盆等。从墓葬形制、葬式和随葬品组合来看,墓主多为秦人。陪葬品形制和组合与任家咀墓地第四期极为相似,年代主体应为战国中期,有个别墓葬年代可到战国早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墓地中还分布有25座积石墓。这些墓葬的墓向、葬式、随葬品均与其他墓葬无异,但在生土二层台上或墓底放置大量河卵石。

唐代墓葬以南北向斜坡墓道洞室墓为主,占比98%以上。其中,M144为一座东西向斜坡墓道砖室墓。基址中出土一块刻有唐代“开元三大士”之一不空法师译本《佛顶尊胜陀罗尼》的石碑,为西安地区首次发现。从营建过程、墓葬形制、塔基尺寸及出土刻经碑等方面来看,M144与河南登封法王寺二号塔地宫十分相似,应为一座唐代塔墓。

张家坡墓地墓葬分布密集、时代跨度大,是研究西安东郊地区战国至清代社会生活的重要考古资料。在浐河流域以往的考古工作中,战国时期积石墓仅有零星发现,而像张家坡墓地这样集中出现的情况尚属首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