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尔街见闻

  美银称,市场近期出现“股价上涨、波动率上升”一幕,这是资产泡沫的早期迹象,但这轮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泡沫,其膨胀过程可能远未结束。

  11月5日,据追风交易台消息,美银全球研究(BofA Global Research)在最新研报中称,美股近期频繁出现VIX期货与标普500指数同时上涨的情况,这种“股价上涨、波动率上升”的组合历来是资产泡沫的标志性特征。

  不过,该行策略师Benjamin Bowler团队表示,与历史上的泡沫晚期不同,当前VIX指数仍处于历史中位数附近,且指数的已实现波动率相对温和,这表明市场和波动率本身都还有进一步上行的空间。

  分析认为, 这意味着当前市场的主要风险(pain trade)是踏空上涨行情,而非深度回调。但鉴于美联储的鹰派迹象和宏观不确定性,回调风险同样存在。因此,美银建议投资者不应完全离场,而应通过期权等非对称性工具来参与后续的上涨行情,以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获取杠杆收益。

  “股价与波动率同涨”:泡沫的明确信号

  报告称,夏季市场那种“风平浪静”的价格走势似乎已被打破。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美国股市近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标普500指数与VIX恐慌指数期货同步上涨的现象。

  这与通常情况下两者呈负相关的走势截然相反。从历史经验看,这种“现货涨、波动率涨”(spot-up, vol-up)的动态是资产泡沫形成过程中的标志性信号。

  与此同时,个股层面的脆弱性正在急剧增加,尤其是在大型科技股中。报告以最近的财报季为例:

Meta在10月30日股价暴跌11.3%,其单日波幅是其过往已实现波动率的约8.3倍

亚马逊在10月31日则大涨9.6%,波幅是其过往已实现波动率的约5.5倍

  报告指出,这些剧烈波动远超期权市场事前的预期。数据显示,2025年至今,美国科技股发生大幅波动(单日涨跌幅超过3倍标准差)的频率和幅度均已达到历史高位,甚至超过了互联网泡沫(dotcom bubble)时期。这表明,尽管指数稳步上行,但个股层面早已暗流涌动。

  美银则在报告中明确表示,这种反常现象是市场泡沫正在积聚的标志性特征,历史上屡见不鲜。当市场情绪高涨,投资者追逐上涨势头并同时买入期权进行对冲或投机时,就可能出现这种正相关性。

  为何说泡沫尚处早期?



  尽管泡沫的信号已经出现,但美银强调,我们可能仍处于泡沫的早期阶段。其主要依据来源于几个关键的波动率指标:

  VIX指数水平尚不极端:尽管VIX指数的底部已经从2024年的12附近抬升至15左右,但当前水平仍接近其长期中位数17.60。这与互联网泡沫后期VIX飙升至40以上的状态相去甚远。



  已实现波动率相对受控:报告特别指出,当前纳斯达克100指数(NDX)的1个月已实现波动率,与互联网泡沫顶峰时期的水平相比,依然“相当温和”(sanguine)。在1999年末的泡沫顶峰期,NDX的已实现波动率平均高达93%,而当前水平远低于此。

  综合来看,这些“温和”的指标表明,在市场达到“非理性繁荣”的顶峰并最终破裂之前,当前的AI泡沫可能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正如该行研报中所说的那样:

“尽管股价与波动率同涨历来是市场泡沫的标志……但目前指数的已实现波动率水平仍然温和(尤其是与科网泡沫时期相比),这表明在最终破裂前,股价和波动率可能还有进一步的上行空间。这与我们更广泛的泡沫框架分析一致。”

  基于“AI泡沫仍将继续膨胀”的判断,并考虑到回调风险始终存在,美银在报告中建议投资者通过期权进行非对称布局。具体策略包括:

卖出VIX看跌期权以零成本构建标普500看涨价差(call spreads),利用VIX的坚实底部来降低获取上行收益的成本;

以及从更长周期看,买入标普500向上波动率方差(up-variance),以直接做多delta和波动率的方式,捕捉泡沫的长期膨胀过程。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