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议会投票决定,在修订相关规则期间,暂停其规模达 2.1 万亿美元的主权财富基金的 “伦理撤资” 操作。这对全球最大投资者而言是历史性时刻,也引发了关于其环境、社会及治理(ESG)策略的根本性疑问。
挪威工党政府依靠保守派反对党的选票推动了该举措落地。此举将允许该基金继续持有公司、公司及其他科技巨头的股份。根据现行准则,这些公司与以色列加沙战争的关联本可能迫使基金进行撤资。
这是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历史上首次暂停伦理委员会的工作。随着这些准则暂不执行,挪威为这家全球持股超 8500 家公司、动向被全球基金经理密切追踪的投资者开启了新纪元。
塞西莉・赫莱斯特维特是伦理委员会的五名成员之一,她表示,该咨询机构应扮演何种角色目前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若我们暂停常规工作,无疑会产生后果,” 她向彭博社表示,“但后果有多严重、具体是什么,目前尚不清楚。”
主权财富基金近期依据伦理委员会指导做出的多项决定引发了美国不满。今年 8 月,该基金将公司(Caterpillar Inc.)从投资组合中剔除,理由是该公司向以色列供应推土机,而这些设备随后被用于巴勒斯坦领土。
美国主要共和党人物迅速做出回应,要求美国采取报复措施,对该基金高管实施签证限制。他们还呼吁在特朗普政府已征收 15% 关税的基础上,对挪威征收惩罚性关税。
挪威社会主义左翼党议员英格丽德・菲斯卡表示,支持暂停伦理委员会工作的挪威议员,其动机 “毫无疑问” 是 “担心特朗普的反应”。
管理该基金的挪威银行投资管理公司(Norges Bank Investment Management),依据挪威议会制定的授权开展运营,授权中包含从地雷问题到气候变化等议题的伦理准则。伦理委员会会持续评估投资组合,并建议剔除或观察特定公司。
周二挪威议会投票决定暂停该委员会工作时,还同意在就这一投资机构(资产规模持续增长)的角色进行一系列激烈辩论后,重新审议该基金的授权条款。
单独执政的工党联合右翼反对势力,以多数票通过了暂停伦理委员会工作的决议。工党的多数传统左翼盟友均反对这一举措。
挪威财政大臣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前北约秘书长)上月曾要求重新审议该基金的准则。周二晚间,他向公共广播公司挪威广播公司(NRK)表示,尽管委员会工作已暂停,但 “伦理考量仍将适用于” 该基金的投资决策。
今年 7 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特别报告员弗朗西斯卡・阿尔巴内塞发布报告,点名批评字母表公司(Alphabet)、亚马逊、微软及帕兰提尔科技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等美国企业涉足以色列经济。报告称,以色列在对待巴勒斯坦领土及应对 10 月 7 日哈马斯袭击事件中,存在种族隔离、战争罪及种族灭绝相关指控。该报告发布后,美国对阿尔巴内塞实施了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