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科技周迎来第十届,吸引超过3.7万人、逾百经济体参与。监管机构借此公布“Fintech 2030”五年行动蓝图,推出40余项举措,目标是打造更稳健、有弹性、具前瞻性的全球金融科技枢纽。

  这份路线图以“DART”为核心——数据(Data)、人工智能(AI)、韧性(Resilience)与代币化(Tokenisation),显示香港正从概念验证阶段,走向制度化、规模化落地。

  稳定币成为全场热点。多家公司展示跨境支付、企业资金管理方案,强调“资金敏捷性”将是未来竞争力:实时、透明、可编程的稳定币结算有望提升企业效率。香港的新稳定币监管于今年8月生效,要求发行方持有高质量流动资产并具备至少2500万港元实缴资本。

  大型银行也公开押注区块链未来。渣打集团认为未来“几乎所有交易都会在区块链上结算,所有货币都将数字化”。该行正开发代币化产品,并计划发行挂钩港元的稳定币。腾讯方面则展示跨境互联成果,其支付网络已连接逾20个海外钱包,覆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企业落地方面,本地金融科技公司Reap宣布在鲗鱼涌扩建总部,看重香港监管清晰、多币种深度与国际连接优势。财政司长陈茂波强调:创新与稳健需并行,通过“监管沙盒”允许新服务在可控条件下试验,保障投资者与系统稳定。

  本届活动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多部门联合主办,设11大主题论坛、800余名讲者、700家参展商,覆盖AI、数字资产、健康科技与中外创新合作,凸显香港巩固全球数字金融枢纽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