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01918.HK)发布公告,约96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获香港高等法院批准。至此,重组计划条件均已达成,这标志着融创正式成为首家境外债基本清“零”的大型房企,也镌刻下房地产行业风险出清的里程碑。
自今年初宣布启动境外债重组,4月公布重组方案,6月即迈过75%支持率门槛,10月获98.5%债权人投票赞成……融创境外债重组在过去10个月的时间里稳步推进,凭此彻底化解了上市公司层面债务风险,真正实现轻装上阵,为接下来的保交楼收官、资产盘活和公司经营稳步恢复夯牢了基石。
据克而瑞统计,截至目前已完成境内或境外债务重组的房企有11家,融创是第一家完成境内、境外债务全部重组的大型房企。这个案例成功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大型房企的复杂债务问题是可以被有效化解的,这也是行业信心重建的标志性事件。
三重关键因素助推重组达成,融创化债之路迎终章
自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以来,房企从未停止对债务风险化解的探索。融创通过努力成为了业内公认的正面典型,它的化债之路堪称本轮房地产风险出清的缩影。
2023年,融创率先完成第一轮境外债重组,采取“化债+展期”的主体思路,创新引入强制可转债选项,推出含有新票据、可转换债券、强制可转换债券、融创服务股票的可选“菜单”,受到债权人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大股东此前提供的4.5亿美元无息借款,也和债权人同等条件同期转股。
这些凸显担当和诚意的举措,给市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证明了融创解决复杂债务问题的专业能力,也为后续更彻底、全面化解境外债务风险打下了坚实根基。
时间来到今年初,行业历经漫长的深度调整,但市场融资功能尚未恢复、销售尚未整体回暖,境外债权人开始期待更彻底的重组样本:既能从根本上化解房企债务风险,又能满足债权人的流动性需求,还能帮助房企更快脱困、构建可持续经营所需的平稳局面。
因此,在进行本轮境外债务重组时,融创团队依然秉承着务实态度,立足多方核心需求,拿出充足诚意,以创新方案实现多方互利共赢,力求全面、彻底化解债务风险。本轮重组方案公布后迅速赢得了认可,一举成为行业化债的典型范例。
根据计划,融创推出全额债转股选项,将向债权人分派两种新的强制可转换债:一类转股价为6.80港元/股,可在重组生效日起6个月内转股;另一类转股价为3.85港元/股,可在重组后18至30个月内转股。重组方案还创新引入了股权结构稳定计划、团队稳定计划等安排,确保公司股权结构与骨干团队的稳定,巩固各方信心的同时,齐心协力为公司创造长期价值。
“好方案是融创境外债重组顺利通过的另一个原因。融创债转股拿出的股票,是市场上交易最活跃的地产股之一,公司提供的转股价格也较合理,转股时间方面也给予了债权人更大的灵活性。”一位行业机构分析师表示,在行业仍面临挑战、楼市筑底尚未结束的背景下,融创的债务重组条件再次表达了公司的诚意。
债务重组方案的顺利通过,更基于债权人对融创基本盘、资产价值与经营能力的正向评估。境内、境外债务重组全部完成,意味着融创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大家相信融创具备‘活下去、并重新站起来’的资本,对融创有着共赢未来的良好预期。”上述分析师表示。
据了解,历经行业多次调整,融创仍保持了核心管理团队的基本稳定,交付工作有序推进,一二线城市的多个项目盘活取得实质性进展,皆是债务重组完成后,公司长期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债权人选择与融创短期内共渡难关,也有望在未来分享公司经营步入正循环所带来的价值收益。
在境内、境外债务重组成功的合力作用下,融创整体偿债压力预计下降近600亿元,每年可节约大量的利息支出,资产负债表迎来实质性修复,为支持公司可持续经营恢复正式按下了确认键。
加速走出困境,进入经营全面复常通道
现阶段,决定房企能否率先走出困境的三件大事,即债务风险化解、保交付兑现与日常经营重回有序。随着境内外债务重组的完成,融创公司恢复的其他事项也在加速落位,逐步进入了正向发展的新循环。
在保交付攻坚战中,今年融创交付的重庆长乐雅颂、西安揽月府、望江府等多项目成为当地交付品质标杆,在克而瑞发布的房企交付力排名中也位列第四,收获市场高度认可。目前,融创正全力以赴冲刺全年超5万套的项目交付,预计在年底基本完成全部保交付任务。
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交付力仍是检验房企产品力与信誉度的试金石。融创保交付任务的基本完成,也将成为其赢得市场及各方支持、并最终成功穿越周期的通行证。
视线转到销售前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融创凭借极具优势的资产质量和产品实力脱颖而出。今年内,融创“壹号院系”项目相继在上海、北京两地创造现象级热销,有力提振了市场及行业信心。
自年初至今,上海壹号院已实现四开四罄,累计销售额突破220亿元,登顶全国新房销售榜单第一。北京融创壹号院6月已进入全实景展示阶段,以“前置兑现”的产品力回应客户期待,连续在全市3000万级项目销售中名列前茅。
近期,天津梅江壹号院二期、上海壹号院及上海外滩壹号院风貌别墅、武汉光谷壹号院等融创TOP项目新品登场,在优质资产、领先产品力的双重加持下备受客户认可,有望在波动市场中携手构建起高端住宅产品的护城河。
不久前闭幕的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为处于深度调整期的楼市指明了方向。“行业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让人们住上‘好房子’。”上述分析师认为,产品力突出的房企可能获得更好的销售转化率,好产品、好城市、好口碑的“三好”逻辑,则将成为房企成功穿越周期的关键变量。
随着融创本轮境外债重组实质性完成,房地产行业也随之进入“后风险出清”时代。业内普遍认为,卸下债务重担成功脱困,是房企重获新生的关键一步。融创等已率先完成债务重组的房企,将加速回归健康发展轨道,在更加注重产品与服务的行业新时期抢占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