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航作为本届进博会首个签约的中央企业,与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5家供货商集中签署19份采购协议,总金额达12.11亿美元。其中,一年期展位成交金额达3.3亿美元,较去年增长23.3%,达历届进博会东航一年期展位成交最高。”

11月6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央企业交易团集中签约现场,中国东航综管部/采购部总经理、中国东航交易分团秘书长李友文接受包括澎湃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

聚焦航空主业采购“高精尖”技术装备,东航进博“购物车”种类丰富。据悉,本届进博会,东航聚焦航空主业高新技术产品,采购种类围绕航空领域核心需求展开,涵盖飞机发动机、APU包修、航空餐食、航材、航油、汽车底盘六大类,产品来源地涵盖美国、德国、法国、瑞士、瑞典、日本、新加坡、阿联酋、中国香港等9个国家及地区。

签约现场,东航与CFM国际公司延续合作,签署6.15亿美元LEAP-1A发动机采购协议。LEAP系列发动机广泛采用3D编织复合材料制造工艺,使每台发动机减重500磅,发动机风扇叶片更轻更耐用。较上一代发动机,LEAP系列发动机油耗和碳排放减少15%-20%,将为东航机队升级与“双碳”目标实现提供硬核支撑。

“绿色大单”连同与霍尼韦尔签署的航材采购及维修协议等,东航本届进博会与参展商达成的一年期展位(编注:一年期展位成交是指自2025年11月5日至2026年11月在本届进博拥有展位的展商一年成交金额累计)成交总额突破3.3亿美元,较第七届进博会的2.7亿美元实现显著增长,也创下历年新高。​

在往年进博的基础上,本届进博会东航进一步挖掘航材、航油保障服务新模式,与汉莎技术、赛峰集团、出光兴产等签署多份航材采购、航材修理以及航油采购协议,助力公司降本增效。

东航近年来坚持“往远处飞、往国际飞、往新兴市场飞”,国际航线网络加速恢复与扩容。2024年以来陆续新开23条中远程国际航线,包括上海至卡萨布兰卡、阿布扎比、阿拉木图等。2025年12月4日即将开通的上海浦东—奥克兰—布宜诺斯艾利斯航线,将成为全球最长航线。​

国际航线的织密,也推动东航在境外航空餐食市场的开拓与升级。在此次进博会上,东航精准对接全球优质供应商,与来自阿联酋的德纳达(DNATA)、新加坡的新翔集团(SATS)签署航空餐食采购协议。这两家企业均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合作不仅将为东航相关国际航班引入更多融合当地特色的高品质餐食,更以此为纽带,深化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联动,成为中国企业与沿线供应商携手共建、务实合作的有益探索。此次进博会上,东航持续强化了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供应商的深度合作,1/3的采购产品来源地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总金额达1.6亿美元。

东航还充分激活“海外朋友圈”资源,广泛邀请全球企业共享盛会机遇。全球500强企业霍尼韦尔(Honeywell)已响应邀约连续八届参展,在进博舞台展示了飞机发动机、航材等高新技术设备领域的最新成果,成为东航推动“全球优质资源对接中国市场”的生动缩影。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几乎每年都会来中国探望我们的航空合作伙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扩张和现代化的速度。柯林斯宇航很荣幸能在这一非凡的增长时期成为东航的合作伙伴,我们将继续为东航提供产品和服务,继续加强合作,共创下一个辉煌的篇章。”在签约现场,中国东航的长期合作伙伴——柯林斯宇航公司全球航司业务副总裁Joe Patko回顾了与东航的合作故事。